1月17日,王广谦校长在《中国教育报》发表了题为《加快新兴交叉学科建设》的文章。现转载如下:
为了认识、传播已有知识和研究、探索新的知识,人们对包罗万象并不断扩展的认识对象进行了分类。学科便是指某一相对集中的知识领域,是相对独立和比较完善的知识体系。
学科建设是大学发展的核心问题,也是大学发展永恒的主题。大学的学科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全面进步的重要基础和推动力量,是孕育新知识的摇篮。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国际教育界曾就这一问题进行过大讨论,并对21世纪的学科发展进行了预测和展望。十几年来,许多高校制定了学科发展规划并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学科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
一所大学的水平、地位、声誉和社会影响力是由自己最好水平的学科决定的,大学的发展必须努力办好自己的特色学科。高水平特色学科的形成、保持和发展,需要若干相近学科的相互支撑,因此,办好以特色学科为中心的若干学科群是极为必要的。但是,由众多因素决定的大学规模的内在合理界限又决定了慎重选择学科群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多样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还应该特别重视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发展。新兴学科是在传统学科深化基础上诞生的,具有新的生命力,呈现着新的发展方向;交叉学科是利用多学科优势,多视角研究重大问题,是另一重要的发展方向。
当今世界,人类所面对的许多重大课题需要运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综合加以解决。现代科学技术上的重大突破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学科之间的空白地带上,出现在学科的交叉渗透和转移中。
从当代科学发展看,一方面,分类的研究更精细、更深入,在深度和广度上继续拓展,新的前沿科学不断涌现;另一方面,综合化趋势更加突出,学科交叉呈现更大跨度的趋势。自然科学各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相互渗透以及人文社会科学之间交叉融合,不断形成新的学科研究领域。
在新兴、交叉学科方面,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与自然科学领域有所不同。自然科学领域的新兴交叉学科一般会产生新的前沿性的科技发明和创新;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新兴交叉学科则会拓展研究的视角,利用多方面知识的综合,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促进人类对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新的认识,有利于解决人类发展中的重大社会问题,使社会发展更加健康与和谐。
学科的交叉与综合发展、学科设置的综合化,有利于促进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交叉、渗透、融合与创新。一些世界一流大学就是由于在这方面做得突出,才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而享誉国内外。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今天,要求我们准确把握世界高等教育学科发展的趋势,具有前瞻性和战略眼光,积极扶持发展交叉学科、边缘学科、新兴学科。对在传统学科基础上产生的新学科要鼓励、支持;还要创造一个宽松的、竞争性的环境和条件,促使新兴、交叉、边缘学科的产生和发展。在新兴交叉学科的发展过程中,特别需要注意新学科的发展必须依托于它的母体学科,这样才能有发展的基础和后劲,不能为新而新,一味求新,否则,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难以发展下去和达到高水平。在发展新兴学科时,母体学科(基础学科)不但不能削弱,还要加强,二者兼顾,相辅相成。
近几年,中央财经大学在学科建设中对新兴学科、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给予了高度重视,进行了积极探索。设立了保险精算、金融工程、经济社会学、体育经济与管理、财经新闻等学科专业。这些学科专业的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势头,前景非常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