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来自不同年级、班级,却一样对青春抱有梦想,一样对生活充满激情,一样对未来怀有憧憬和期待的女孩,为着一个目标——中财首届本科生学术文化节走到了一起。
十月份,本科生首届学术文化节开始招标,看到这个消息大家都摩拳擦掌,我们六个人也跃跃欲试,决定组建一个小队,忙忙碌碌地开始了分工,查材料、校内外联系的工作。时逢经济学术界掀起了“国有企业改革”的争论浪潮,学习于财经院校的我们一下都将眼睛聚焦在郎咸平教授引发的“国有企业经理人缺位”的思考上。没错,正是那句话“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六个女生可谓天不怕地不怕,开始通过报纸、网络、杂志等各种方式寻找各个知名学者教授的联系方式,准备在中财举办一场不一般的讲座、轰轰烈烈的讲座、学生真正喜爱和受益的讲座。源于这种动力,我们六人更加努力了。微笑写在脸上,幸福荡漾在心上,敏锐的眼光让我们不断剖析社会热点,六个人的共同力量让我们学会了多角度看问题。就在标书启动的那天晚上,我们为自己起了个响亮的名字“六维棱镜”。
郎教授留给我们的太多太多,最前沿的观点,最权威的信息,最真诚的祝福,但是更多的是希望,是一种历史责任感的传承。
郎教授在讲座中曾经这样说过:“从你们这一代身上,我看到了国家的希望,我相信会天佑中国的。”郎教授对广大本科生提出了殷切的厚望,给予了同学们极大鼓舞。他希望我们做个有责任感的人,有良知的人,在本科阶段要好好努力,在经济学研究的道路上走得更踏实,更长远。
历史的齿轮不曾间断过转动,总有一天,这份责任将落在我们肩上,也许成功的路上长满了荆棘,但我们和郎教授一样,坚信着:天佑中国!
从第一次拿到通知六个人走到一起,到今天走过整个活动后,每个人脸上才露出的些许微笑,这其中的每个细节都深深地刻在我们的脑海中。
还记得最开始申报活动时,像所有大二学生一样,那六张脸上充斥的是迷茫,从前期确定讲座的大方向到确定邀请的讲演人,再到联系,只给了我们短短2天。从活动一开始,我们就把焦点投到了郎顾之争,投到了国有企业改制这个备受关注的话题上。可印象中,郎教授是那么“远”不可攀,飘忽不定,似乎总在某个遥远的地方忙碌着,于是最开始,我们是打算邀请在这场争论里另一位颇负盛名的学者——北京大学的张维迎教授的。最开始,我们把大部分精力都投在张教授的联系上,可几天下来,我们的邀请都石沉大海,望着手上那沓厚厚的资料,想起那一通通没有回应的电话,再数数转瞬即逝的日子,眼看读标的日子越来越近,我们的联系却一筹莫展。在我们最迷茫的时候,我们幸运的找到了上届研究生学术节承办方的负责人。对于我们的求教, 学长们给予了很多的帮助,也正是在他们的指导启发下,我们才有了这个系列讲座活动的创意。在他们的身上,我们清楚地了解到了什么叫做“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你能想象吗?第一次和郎教授联系时,电话是通过114查询的。还有,不知你注意到没有,每一期的经济观察报的右上角都有一个北京记者站的联系方式,我们是在那里找到了许知远先生。这些看上去难若登天的事其实很简单,只要你敢想,并敢做。
从学长那边回来,我们不再一直等待张教授那边的回复,而是从国有企业改制这个大话题入手,从学术界,政界,新闻界三个方面来考虑,邀请不同类型的讲演者。于是有了这个庞大的活动,一个是金融界的先锋学者,一个是学术界的学术泰斗,一个是新闻界的新锐笔手。
其实这也是我们六个人的第一次,大概也正是因为是第一次,才有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我们放手做,用心做,也许连上帝都不忍心让我们的努力再次落空,这次的联系出奇的顺利。在我们再三诚挚的邀请下,三位讲演者竟一同答应了。
这小小成功的喜悦还来不及分享,迎接我们的是更大的困难。如果你够细心,不难发现学术节的其他承办方都是以院系学生会为单位进行的,只有我们,六个人。相比之下,我们是那么单薄。望着硕大的学术报告厅,我们有些喜悦,更多的是紧张。 从接待到礼仪, 从维持会场秩序到支持串词,再到会后总结,我们每一个小小的成功都离不开所有关心我们的人们。团委老师的支持,学生会同僚们的协助,报业记者的忙碌,摄影小分队的专著,礼仪的辛苦。
……
转眼间,学术节已经降下了帷幕,回想那时的我们,感慨万千。
一起走过的日子有苦涩,这点点滴滴的苦涩激励着我们; 一起走过的日子有辛酸,这点点滴滴的辛酸触动着我们
一起走过的日子有喜悦,这点点滴滴的喜悦鼓励着我们,使我们更加经验丰富,走向成熟,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