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我校文化与传媒学院的成立,加强我校对文化与传媒经济的理论研究与探讨,2004年12月25日下午14时30分,我校在学术报告厅召开了首届文化与传媒经济高级论坛。
论坛由我校主办,校文化与传媒学院承办,校经济学院、商学院协办。论坛组委会主任由副校长王国华担任,组委会执行主任由文化与传媒学院院长王强、经济学院院长金哲松、商学院院长孙国辉担任,组委会秘书长由文化与传媒学院谭云明副教授和魏鹏举老师担任,组委会会务组组长由文化与传媒学院院办主任杨秀芬担任。文化与传媒学院全体师生参加了论坛。本届论坛的论坛教授共有九名: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新闻与传播研究》主编尹韵公;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研究员,微观经济研究所主任齐勇锋;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祁述裕;中国唱片总公司总经理赵大新;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传媒经济研究所所长,网络经济研究所所长周鸿铎;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影视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尹鸿;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院长助理,广告系主任,现代广告研究所所长陈刚;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中国文化产业蓝皮书》执行主编张晓明;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人文奥运研究美学学会会长金元浦。
本届论坛分为上下半场。上半场由组委会执行主任王强院长宣布论坛开幕,嘉宾主持为金元浦教授和张晓明教授。尹韵公教授先就现实研究与研究现实作了演讲。他谈了现实研究的空间、立场和研究现实的方法、对象。他说:“在今天的全球化时代,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越来越多地显示出跨与被跨的意味,其选择权和自主权的空间愈来愈小,一方面依赖于高新传播技术,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在范围、速度、种类等都达到了以往历史上未曾有过的高度和规模,另一方面,西方发达国家主要是美国凭借和恃仗科技优势所给他们带来的华语霸权,大肆推销、宣扬和传播西方主流文化及其价值观念,是发展中国家的历史与文化在全球化的过程中被边缘化。”随后他还谈到了强势国家弱势文化及弱势国家强势文化的问题。最后他提出对现实的研究要关注主流价值观念。
齐永锋教授提出加快文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几点设想。他说:“文化体制改革的本质是对资源的重新配置。”接下来,他对文化体制改革提出了八条对策意见: “第一,调整国有资本对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投资范围,推动国有资本投资机构的转变;第二,构造一批以国有资本为主的文化投融资运营主体;第三,进一步降低投资准入门槛,鼓励各类社会资本对文化产业进行投资经营;第四,加大直接融资比例,强化资本市场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第五,组建文化产业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第六,疏通间接融资渠道,强化银行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第七,鼓励国内外社会法人和社会各界人士捐资兴建各类非盈利的公益性文化项目;第八,加快文蛤要素市场建设。”
齐述裕教授作了主题发言,他认为推进文化建设需要政治勇气和正确的决策。他首先对我国文化建设的状况做出基本判断,认为其中存在着两个不适应的方面,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从转变观念入手,并提出文化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基本思路和基本目标。随后,他指出当前我国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存在着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因而推进文化建设需要政治勇气和正确的决策。
赵大新教授对中国唱片业做了百年回顾与展望。他首先回顾了中国的唱片业历史,他说:“中国唱片史是继承和创造民族音乐文化的光辉灿烂时期的历史,是中国音乐产业从手工作坊到工业化现代化规模化生产的历史,她伴随着几代中国人的成长经历,融汇了中国人民的爱国情怀和豪情壮志,刻录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道路。”然后,他向大家讲述了中国唱片业的现状,他说:“中国唱片业和我国整个文化产业一样,还处在一个从事业性质向企业转变、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和初始积累的阶段。虽然我国音像出版单位的总体经营规模较小,经济效益较低,竞争实力不强,但随着人民对音像产品消费需求的不断提高,音像业会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将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最后,他对我国的唱片业的发展前景作了展望,他说:“只要我们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实事求是,积极推动产业进步,中国音像产业就会得到全面的复苏与健康发展,创造出非凡的经济成就。”
周鸿铎教授就中国媒介产业发展的轨迹进行分析。他说:“媒介产业的实质是信息产业的分支产业,按照信息产业的运营规律发展是客观的。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我国媒介产业发展的特殊轨迹。”针对我国媒介产业的现状,他提出当前的发展策略:“进一步强化媒介产业化的科学理念;尽快实现媒介产业的转制;牢固树立市场经济观念,并能保证市场机制作用的充分发挥。”他还指出当前我国媒介产业的一些新现象以及针对这种现象,应采取的策略。
论坛下半场由周鸿铎教授和王强教授主持。尹鸿教授就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趋势作了具体、生动的发言。他说:“2004,中国电影将跨入百年,也是入世后中国电影享受保护期的最后一年,同时也是2003中国推出一系列电影产业改革举措后的第一年。”他从政策、电影生产、电影发行、电影放映四个方面的趋势来说明我国电影业的发展趋势。在谈到电影生产趋势时,他说:“大制作商业电影成为主流;电影投资趋向多元化;电影的投资总量明显增加;国营电影制作机构实力逐渐分化;中国电影集团渐渐成为国营主力;上海电影集团渐渐成为海派基地;社会/民营电影制作企业向规模化、集团化发展 。”从电影发行趋势上来看:“民营发行公司充当国产影片发行主力;档期发行概念更加成熟;营销意识普遍提高;大电影产业的雏形形成。”最后,他指出中国电影产业改革的近期目标,他说:“中国电影产业将进入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 。”
陈刚教授就整合营销传播与中国市场做了演讲。他首先向大家阐述何为整合营销传播,然后指出整合营销传播要解决的问题和整合营销传播的要件。在谈到中国目前的市场状态时,他说:“中国目前的市场状态存在两种趋势,一是中国市场的总体特征正在从以渠道竞争为主逐渐向以品牌推广竞争为主过渡。 二是企业与消费者沟通的模式正从以广告为主,向广告、公关并重,综合运用多种推广形式的阶段过渡。”随后,他谈到整合传播应作为一种运动的品牌推广,然后他以丰田威驰为例进行说明。最后,他说:“广告既要影响目标消费者,又要影响消费的决策者。家庭在中国市场中是消费决策的核心,大众媒介在中国具有特殊的影响力。”
张晓明教授对市场经济与先进文化的实现方式作了主题演讲。谈到我国现行文化体制的改革时,他说:“第一,全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们考虑文化体制改革的总的出发点;第二,国际经验证明,事业和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管理和调节文化生产的两种基本形式;第三,要充分估计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特殊性和观念创新的难度,在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中开拓前进。”随后,他提出以上的改革方案必须明确三项基本原则:“第一,文化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先进文化的‘事业和产业协调管理体制’;第二,这一体制的模式应该是,以国家调节文化市场,并通过市场调节文化企业。第三,在通向这一最终模式的改革进程中,应该时刻注意讲法治管理、行政管理、党的政策管理三者有机的统一起来,分类指导,循序渐进。”
本届论坛的最后一位发言专家,也是本届论坛的坛主金元浦教授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问题发表了深刻的见解。他说:“在当今世界,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人力资本的价值对一个国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密切关注和深切研究当代世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准确把握世界产业发展的动向,对于作为世界制造业大国从制造型向创意型发展的中国来说,具有重要意义。”随后,他分别从文化创意产业理念的强力推出、文化创意实践的全球蜂起、当代创意产业的现实语境、创意中国的文化产业实践和文化创意人力资本与创意阶层的崛起五个方面进行了深刻的讲解。论坛最后由王强教授作了总结发言。
本届论坛邀请了文化界与传媒经济界的资深专家共聚一堂,就我国的文化与传媒经济作了横向和纵向的分析,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进行阐述,提出了我国文化界与传媒经济界存在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也为我校文化与传媒学院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论坛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支持,并受到与会者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