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人们爱用“头脑简单、四肢发达”来形容一个身强体壮的人。体育,也被简单地看成就是强身健体。不过,现在这种观念在大学校园里已经悄然转变。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都开始意识到体育运动在磨练人的意志品质、塑造健全人格方面的积极作用,大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也成为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在兰州大学的篮球场上,每天都少不了一些“灌篮高手”。社会学院的王鹏说:“篮球是我的最爱,我喜欢它,不单是为了锻炼身体。打球使我浑身充满力量,人也变得果断而且有拼劲了,这种感觉是在课堂上得不到的。打球还得讲究配合,什么是团结互助、遵守纪律,到球场上就能知道了。”
“我每天晚上下了自习都要到操场上跑几圈,到了‘极限’的时候,我总是告诉自己不能放弃。长期坚持下来,平时遇到些困难,我总能有信心克服它。”资源环境学院水资源工程班的张雷说。
在大学校园里,体育锻炼所能发挥的特殊作用正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同。根据西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最近对甘肃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情况的一项调查显示,91·1%的学生表示愿意参加课外体育活动;非常喜欢、比较喜欢参加的学生占了78·7%,反映了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态度。而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除了增强体质外,运动娱乐、调节精神、人际交往和个性发展也为大学生们所重视。
“当代大学生对体育锻炼已经开始有了较明确的认识,动机是健康的、积极的,有利于身心发展,也与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所提倡的淡竞技、重娱乐的理念基本一致。”西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讲师李敏说。
李敏指出,大学生的体育价值观念呈综合化、多元化趋势,不再局限于体育可以强身健体,而是更广泛地意识到体育对心理健康的价值,反映出大学生对体育的“育”字的理解和认识逐渐成熟。
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为学校体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契机。李敏说,在传统应试教育中,体育虽然也作为育人的一个方面提出来,但实际上总是被挤到一边,把它和智育对立起来,认为它和智育在争时间。实际上,体育与智育不仅“并行不悖”,甚至可以说是“相辅相成”。而现在大学生体育价值观念的逐渐成熟,于己于社会都有莫大的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