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每年为老师提供的公派出国进修机会中,根据目的不同,大体可以分为:学术交流、留学攻读学位、参加国际性会议三种。为了了解我校教师对待出国进修的态度,记者走访了我校部分老师。
商学院的周卫中老师提到,以前,很多人把出国当作一种鼓励政策,而不是出于对专业发展的需要,比如校方认为某位教师很优秀,工作不错,就将出国机会给他。八十年代初,改善经济状况甚至成为出国进修的目的之一。而现在,情况已经发生了较大转变,教师自我选择的余地大了,而且更多考虑的是事业的发展,如学习知识、丰富阅历、拓展思维等。周老师表示,如果能够创造机会,让更多的教师出去看一看,对整体地提升中财师资水平会有很大的帮助。有过出国留学或进修经历的教师普遍认为,在一个工作效率很高、思维方式更科学凝练的国家,不仅能够学习到很多前沿的知识,而且对于丰富业务知识、培养敬业精神都是有益的。因为在不同思维方式的交流中,能够学会从不同角度、不同价值观去审视事物,这是在国内很难学习或感受得到的。
有的老师提到,由于出国教师的名额有些是由校际协议或对方国家确定好的,所以只需学校在相关专业院系内挑选专业对口、具有一定外语水平、又可以调配出时间的教师。但是这种机会还是十分有限,并不能满足多数教师的需求。
……
综合了各个老师的意见,关于教师出国这一问题,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相对于其他高校来说,我校的出国进修机会还比较少。
第二,有些老师并不了解出国进修或接受培训方面的情况,这方面的信息传导工作应加强。
第三,对于出国教师的外语水平要求比较高,攻读学位的教师必须通过较长时期的外语学习与必要的考试,参加交流访问的教师则必须具有一定的专业水平和知名度。
第四,学校有必要在制度方面加以完善,解除出国进修教师的后顾之忧。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实际困难,如家庭、工作的衔接性等,因此会存在一些顾虑,日工作量的完成情况、课程的调整、职称的评定以及科研工作的顾虑等等。
第五,出国进修的教师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异国他乡的生活中会遇到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如语言、文化、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的不同,悬殊的物价都会给出国进修者带来困难,教师本人还要忍受思乡之苦。如果教师能够做好心理准备,无疑会提高进修的效果,避免走马观花的现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