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快讯

您现在位于:
老师,您出国吗?——学生眼中的教师出国
发布时间:2004-10-30 来源:2004年10月31日 第28期

笔者就老师外派出国交流进修这一话题采访了我校部分学生,请他们就此谈了谈自己的想法:

一、异口同声,“老师出国好!”

有的学生从国家教育体制方面谈到,老师出国能带来新颖的观点,能为教育事业输入新鲜血液,有利于国家教育体制的发展和完善;有的学生从教师的角度出发,提出应该活到老学到老,出国深造能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有利于老师个人的发展,同时也是学校师资水平提高的表现;有的学生就从学生角度出发,提到若被出国深造过的老师教授知识,出于一种新鲜感,学生的心理有一种积极的倾向,更容易接受,对提高学习效率有很大帮助。

此外,老师出国能发现一些平时易被忽略的问题,找到与外界的差距,容易做出成绩。一位同学记起了老师上课时讲的一件事:江西景德镇一位老教授就是由于出国参加了一个博览会,发现了传统工艺面临的危机,回国后及时转向,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如果一位学贯中西的学者不出去看一看,第一体会永远是别人而不是他自己,他所学到的东西就永远是别人的体会和思想”。

二、美中不足——理性看待出国

老师出国深造对国家、学校、老师和学生都有好处,难道就不存在问题吗?是否越多的外派就越好?

财政系一位03级同学提到,老师出国应注意学科性,不宜面面俱到。与之类似,另一个同学就“扬长避短”这一点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学校应该外派本校优势学科的优秀老师出去深造,“因为只有优势学科足够强,学校才足够‘牛’!”

此外,在不同的出国形式(学术交流、进修、参观访问)中,也应该注意外派不同的出国人员,有同学提到:参观访问等形式,出去的应该是校领导,返校之后能够引入一些新的管理机制;进行学术交流或是出国进修深造的,应该是学校的学科带头人,有着较高专业素质,能更深刻地理解领会先进的思想,返校后也可通过学术报告会等形式和未出去的老师进行交流。有的同学还提到了外来讲座,“这也是一种中外交流,是另一种形式的外派,在资金不是很充裕的情况下应多多举办。”

三、归国后的种种忧虑

到外边输入了新鲜血液的老师归来了,他们给学生带来了新观点、新视野,但同时,学生也还有着种种忧虑。

有的同学提到,老师出国去交流深造,不应受到灰色文化的影响,回来后不应偏激地一味推崇国外的东西而否定自身,宜立足根本,重在提高专业素质,返校后更好地为教学工作服务。还有同学提出老师归国后可能做起了兼职,会影响到教学质量。此外,还有同学提到老师返校后,应立足于本职岗位,不应该有高高在上的优越感,要平易近人。另外还可能出现外派的老师出去后没认真学习,在专业上没有显著的提高,使校方和学生失望。

四、众口不一,殊途同归

笔者所访的数名学生,不论执何种观点和看法,都有着一个共同的愿望,希望我们的老师归国之后为国家、为学校、为教育事业做出更大贡献,实现人生的辉煌!

编辑: 孙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