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暑假过后,关于大学生打工的讨论似乎成了媒体的一个保留节目。讨论的题目,以前是“大学生‘简单劳动’该还是不该”,如今是“大学生暑期卖苦力值不值”。这说明,尽管国家的GDP一年年增长,而大学生打工的方式却少有进步,不是“简单劳动”,就是“卖苦力”。
今年大学生暑期打工之所以引起社会的关注,除了媒体刚刚披露几起大学生身陷传销的消息外,还缘于记者采访发现:“他们在暑假里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就干起了帮人‘练级’、擦盘子洗碗这些苦力活。有的当上礼仪小姐、模特,甚至酒吧DJ,还有人沿街贴‘牛皮癣’赚钱,十足扮演着民工或者边缘青年的角色。有人认为他们这样打工得不偿失!”(相关报道参见9月3日《羊城晚报》)
大学生打工干什么好,接受了高等教育的他们未必不知道。他们之所以会“扮演着民工或者边缘青年的角色”,是因为就打工而言他们本来就处于边缘。他们在校园里是主流,利用假期走出校园打几天工,马上又成为校外打工族的主流(而非边缘),这可能吗?至于他们干“擦盘子洗碗这些苦力活”,在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的今天,大学生毕业后找工作尚且不易,利用暑假打几天工,就想专业对口,用其所学,既增长学问,又有可观报酬,这又可能吗?
他们身陷传销误入歧途,首先因为社会上存在传销现象,这是应该由社会来解决的问题;对他们来说只是增长生活经验、提高辨别能力的问题,而不是要不要打工的问题。因为存在陷阱就废止打工,岂非因噎废食?
提出大学生暑期打工值不值的问题,首先就要弄清大学生为什么要在暑期打工。
他们中许多人之所以打工,是因为家境并不富裕,需要通过打工挣钱补贴学费、生活费,平时打工影响学业,只好利用假期。明确了这一点,就应该清楚大学生要不要打工,不是值得不值得的问题,你说值得他要打,你说不值得他也要打。既然“他们在暑假里找不到合适的工作”,那就虽“擦盘子洗碗这些苦力活”也在所不辞了。
大学生在暑期打工,还因为他们需要投身社会实践,锻炼实际能力。这虽然不是硬性规定,但也确实是一些大学生打工的内在动力之一。明乎此,值得不值得的账就应该有另外的算法。至于江湖险恶,暗藏着传销之类的陷阱,这正是他们在社会实践中需要面对的,也是他们的锻炼机会。
暑假前有个小说《狼图腾》的研讨会,主办者选择在大学校园召开,并邀请学生参加,不知有无良苦用心,不过作家张抗抗在会上的一席话确是用心良苦。她从小说中那头生命力顽强的小狼,联想到现在的大学生生存能力脆弱、依赖性强。话音甫落,就有一位学生提出质疑:建议“老羊”在批评“小羊”之前,先考虑一下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小羊”的这般“羊性”。这个问题问得好,张抗抗也当即表示赞同。人们一方面痛感青年学生缺乏社会锻炼,另一方面却又不停地追问他们的社会实践活动该不该、值不值,如果因为不该、不值就废止,那么他们身上的“羊性”怎么才能变成“狼性”?至于“简单劳动”、“卖苦力”,的确不是科学的前沿,然而的确是社会实践的前沿,这样的锻炼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恐怕不是多了,而是不够。
您支持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外出打工吗?
支持 86.0%
不支持 7.0%
说不好 7.0%
在您看来,大学生打工的最主要目的是什么?
接触社会,增长经验 59.9%
对课本知识的实际操作 3.5%
赚钱 24.1%
为今后找工作寻找机会 12.5%
您觉得,大学生用课余时间做“简单体力劳动”值吗?
值,至少能了解社会 74.0%
不值,有这功夫还不如多看两本书呢 14.0%
说不清楚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