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快讯

您现在位于:
媒体对大学贫困生过多的关注未必是好事
发布时间:2004-09-07 来源:中国青年报

9月6日,是中国人民大学新生报到的日子。在热热闹闹的新生接待处,最打眼的是学校资助办的大牌子。学校的工作做得很细致:详细的资助介绍,便捷的绿色通道,一张张的爱心卡代表着各方的心意。一拨又一拨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在这里填写申请助学贷款的表格。

熟悉的场景跃入很多人的眼帘。在母亲的陪伴下,儿子刚刚申请了助学贷款。一家电视台现场的摄像机随机把他们拉出来采访,后面是资助办的大牌子。面对着电视记者不停的提问,感激的母亲在不停地回答问题。旁边的儿子拉着母亲的手,很少说话,年轻的他一脸的无奈,微微地偏向相反的方向。

一位刚刚申请完助学贷款的广东茂名新生也避开了摄像机的“辐射”。

“你不喜欢媒体的关注?”我问他。小伙子半天没有说话,然后点了点头。“为了面子?”“有点。”他说。随即他有些戒备地说:“没有人说我没钱就不能读书吧?尽管现在的情况并不是很好,但是我相信自己通过四年的学习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

每年一到开学季节,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总会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媒体并没有恶意,希望能通过自己的传播让更多的人知道学校的政策,让更多的学生不至于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不来上学。

问题出在方法上。北京一所著名高校的学生处处长曾经很明确地对媒体说:“你们不要来打扰我们的学生。”很多媒体采访学校关于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要求,在这位处长这里只有一个待遇,就是被拒绝。

“在我眼里,贫困学生与其他学生一样,都是学校的学生,我不希望他们的感觉与其他学生有什么不一样。他们应该在同一个氛围中成长。”这位处长说。

在大学中,总有一些特殊群体是媒体关注的焦点。他们与其他同学相比有一点点不同:或者贫穷,比如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或者富有,比如体育明星和娱乐明星;或者智力超群,比如所谓的少年班和神童。

有一位从事多年学生工作的老师比喻得很恰当:与其他孩子不同,这些孩子要在众目睽睽下成长。

太多的关心有时不一定是件好事情。比如著名的高校少年班。

中国科技大学是少年班的始作俑者。在中科大之后,众多高校的少年班风起云涌,最后的成功者屈指可数。中科大是少数的成功者之一。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院士对媒体坦言,中科大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

在一定程度上,这种失败与媒体有关。朱清时说,过去不少记者对少年班的报道连篇累牍,甚至经常进入少年班进行采访。在外界超乎寻常的关注下,不少学生精神压力巨大,成绩下滑,以至于舆论开始质疑少年班。

现在中科大所做的就是努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几乎不再受打扰的环境里正常地成长。

学校的愿望却不一定能实现。最近媒体对这些特殊群体的关注,最典型的例子当属北京大学招收的历史上最小的硕士生。尽管到北大的时间只有短短的半个月,这个年仅14岁的小孩这几天已经接受几家媒体的采访。此前,在3月硕士研究生初试成绩公布不久,关于这个孩子的报道在媒体上已经是连篇累牍了。

在一家媒体最近的报道中,有这样一个细节描写:当记者敲他的宿舍门时,他问:“谁呀?”然后打开一条门缝,经过交涉得到他的允许才能进入他的宿舍。一进宿舍,他就开始询问记者的身份。

学校对此非常有意见。早在3月份初试成绩刚出来之时,学校就已与记者打过招呼,希望不要过度关注这个学生,能让他在正常的环境下成长。“在我们眼里,他与其他人一样,就是北京大学的一个普通学生。”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一位负责人说。至于媒体最爱说的“神童”两字,学校也不认同。数学科学学院这位负责人说,学校并不希望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在学校眼里,所有的学生都很优秀。

北大真的把这个14岁的硕士生当做普通学生看待:既没有给他单独安排宿舍,也没有给他单独安排辅导员补习课程。和很多同学一样,他要等到一个学期之后,学校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才能确定他的研究方向。

“大家来了都一样,没有特殊待遇。我们也不希望在他和同学之间人为地制造隔膜。”北大数学科学学院的负责人说。“媒体如果对社会对孩子负责,就不要过多地评论此事,不要给他太多的压力。”

这位负责人的呼吁代表了很多特殊群体学生的一致心声:“不要让我们的孩子在众目睽睽下成长,还他们一个正常的环境。”

编辑: 孙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