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暑假期间,中文系本着“集中组织实习为主,分散实习为辅;在京实习为主,在外地实习为辅”的原则,全面开展01和02级同学的暑期实习,为期一个半月。中文系的暑期实习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带着些许问题,新闻中心学生记者走近了中文系实习工作的指导教师和参加实习的学生。
“组织集中实习实现了学校、系里、学生与实习单位多盈”
中文系副主任莫林虎老师在接受采访时说:“首先,组织集中式的实习,可以把组织学生实习和校外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工作结合起来。以前分散式实习,在实习的深度、广度、以及所达到的效果方面不好控制,通过集中组织可以与用人单位建立长期、稳定的关系,我们要在校外建立3—5个实践基地的目标已经基本达到。其次,可以促进教学工作理论联系实际。以前也组织过一些校外的专家的讲座,但是讲座的形式不能够很好的联系实际情况,利用这样的方式可以在较高的程度上达到实践的目的,有利于学生的开阔视野,了解社会需求,及时调整学习内容、方式方法,同时增长了实践知识以及人际交往能力。再次,对于系里的一些长期工作的开展也是大有益处,可以了解学生能力的情况,与实际工作能力的差距,了解一些最新的就业信息,了解高校教育与现实社会发展多少有差距,以利于我们通过今后的工作尽量缩小这种差距。我们希望今年开一个好头,在理论如何联系实际、实习环节、模式等方面摸索出一条路子来。”
“单位普遍反映我们的学生关系好,素质高,能力强”
莫老师还说道:“我系学生在各实习单位还是比较受欢迎的,各单位领导都比较满意,例如《中国工商时报》、汉语桥剧组、中国农业银行总行营业部、税务总局出版社、教育音像报刊总社都与我们建立了长期的实习关系,并且各位领导也都表示希望我们每年都能像他们推荐几名优秀的毕业生到那里工作,这表示我们同学的工作情况得到了各实习单位的认可,也向各单位宣传了我们学校、我们系的学生的良好素质。”
岗位上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市场在向前发展,媒体也在市场中不断地向前发展,媒体对人才的需要也在不断地向前发展。但是客观现实表明,从传统的新闻教育模式中走出来的学生,往往很难,或者需要相当长的调整期,才能成为新闻媒体用得得心应手的人才。这也就突出了在校大学生实习的重要性。
实习归来话收获
从与参与实习的同学的访谈中,我了解到,这次实习让大家真正感觉到了经济学知识的重要性。我们的学生虽然有一些基本的经济理论知识,却没有对经济动态新闻的敏锐感,平时也不太关心经济动态新闻,可这直接关系到在工作过程中提出的问题是否具有实际意义和采访对象的感兴趣程度。要抓住被采访者的心,就要知道他们的兴趣所在,什么是他们的兴奋点,动态新闻和经济领域的大事记,正是这些东西的源头。如果说文史哲知识是文学家的“底气”,那么经济学知识就是我们经济新闻记者的“脊梁”。
“通过本次实习,我认识到理论联系实际才是今后两年学习的重点。以前虽然明白这个道理,但总没有实习后理解得这么清楚。这使我深切感受到一种紧迫感,如果我们无法把经济知识运作于写作中,则会失去市场竞争力。这次实习让我对下阶段的学习有了清晰的目标,给了我新的学习动力。”
“文章是改出来的,不自己写就体会不到这一点。我觉得无论做什么都要具备两个基本素质:自信与谦虚。”
“这种对专业认同的心得,是我们无法从课堂中传授的,学生也不可能从书本中得到。通过本次实习,他们普遍认识实习的重要性,真正理解了新闻专业何以被称为‘文科中的工科’,真正体会了新闻专业何以必须与社会深入接触。”
此前,同学们普遍对新闻业存在幻想,认为新闻记者十分风光,进门有人端茶倒水,出门有人开车带路。在这次实习中,他们看到了新闻业的实情实貌,触动甚大。
“短短几天的编辑经历,改变了以往我对编辑的错误看法。现在我明白,编辑其实也很辛苦,至少我实习那几天每天都要干到晚上九、十点钟。当一个编辑不仅要有很好的文字驾御能力,还要有敏锐的眼光,较高的新闻价值判断能力等等。编辑不都是手握‘生杀大权’,威风凛凛的,遇到缺稿时要想方设法弄稿件,出了问题要直接挨批,他们承受的压力和风险并不小。”
实习中的苦与乐
夜晚的钟声敲响,终于赶在12点踏进了学校的大门。万籁俱静,无数次走过的小径上,只有我一个人的身影,被昏黄的灯光拉得长长的。今晚又守在报社了,为了改好一篇稿件。等我辛辛苦苦地交上答卷时,考试早已结束,报纸的小样都出来了。两位编辑放下手中的活,认认真真地看我的稿件,并不时地提示:导语怎么写才更好;还可以从哪个角度提问题;新闻拼的是观念……(刘星 实习单位《中国青年报》)
最后漫天绚烂的彩虹炮把颁奖典礼推向高潮,我们也涌上台和选手留影,这个时候,每个人都忘了熬夜的辛苦和所有的委屈,一个个在台上都舍不得下来。忽然觉得,我们才是舞台上真正的主角,满心都是成功的喜悦和感动!(贾丹丹 实习单位 国家汉办 《汉语桥》剧组)
“现实的工作给我们上了鲜活的一堂课”
通过实习,学到很多学校学不到的知识,加上各位老师的指导,我们更是学到了许多实践技能,获益菲浅。首先,虚心学习,认真体会。我们走进社会,每一个人都是我们的老师,特别是我们没有实际工作经验,更容易犯纸上谈兵的错误。其次,任劳任怨,不计较个人得失。任劳不难,难的是任怨,受委屈是最难受的事情。的确,多跑些路多流点汗不算什么,挨批评受委屈不好受。再次,细致周到,提高效率。工作效率的提高正是以这些细节的准确为基础的,我们是一个高效的团队,每场比赛都能提前结束录制,不耽误其他的工作,这些都给主办方、承办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贾丹丹)
“实习的过程也是不断学习的过程”
我体验最深的莫过于对采访对象“穷追不舍”。记得有一次联系一个北大教授做采访,因为此前他遇到媒体采访后曲解他原意的情况,所以对媒体十分排斥。当然,棘手的人物有特殊的应对方法:先发短信,再打电话,再邮寄G.E.杂志,最后亲自上门。结果证明,我的这一招相当奏效,至少这位教授最终接受了我的采访。我想这不仅是我的体会,相信很多刚入行的记者都有此番感受:无论你遇到多少次发出采访提纲后石沉大海、多少次提出采访要求后被委婉拒绝的情况,你都得契而不舍,“Try and you gonna get something,or,nothing。”(庄思思 实习单位《环球企业家》)
显然,这一份“专业认识”对他们今后的学习也十分重要,使他们看到了新闻业真实的一面,补充了学校教育无法完成的一课。由于数校学生同单位实习,同学们在相互比较中既掂量了别人,也掂量了自己,切身感受到竞争的严酷性,由衷发出“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慨,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通过本次实习,同学们还提高了社会责任感,积攒了重要的就业竞争资本——发表了不少稿件。实习之初,同学们普遍被晾被晒,有的同学连接一个电话都舌头打卷,听不懂专业语,但他们从尴尬与冷落中真正认识到“学习在于主动”,真正认识到新闻从业人员必须具备性格的主动性,对新闻的敏感性、及时性、政策性等新闻理论也有了十分清晰的认识。
下图为中文系部分同学在国家汉办《汉语桥》剧组留影
附:中文系暑期实习信息表
一、文秘班实习信息表
1、中国农业银行实习组(由吴小莉老师带队指导)
中国农业银行(总行)
雷卓亚(组长)、李纬东、韩梦陶、杨茂园
中国农业银行(分行)
高农伍(组长)、靳丽繁
中国农业银行(支行)
费燕(组长)、宫丽娜
2、国家税务总局实习组(由马丽老师带队指导)
朱坤(组长)、陈伟家、刘禹、叶皎、程汝霞、李金玲、何俐
3、北京市教育音像书刊出版社实习组(由莫林虎老师带队指导)
付军永(组长)、赵丹
4、北京市财政局实习组(由程玥老师带队指导)
王婷婷(组长)
方建奎(组长)
5、中国财经报社、北京市税务出版社等地实习组(由莫林虎老师带队指导)
冯锐(组长)、李青青 北京市税务出版社
张婧(组长)、王佳莹、庞开炜、张金莹 《中国财经报社》
张娟 街道办事处
韩敬怡 经济观察报
6、国家汉办实习组(由原绍锋老师带队指导)
贾丹丹(组长)、计超、刘琦、唐文玲、李凯、赵建华、韩亮、熊维兵
二、新闻班实习信息表
1、《经济日报》实习组(由祝兴平老师带队指导)(9人)
李素平【组长】 《经济日报》
史玉学 《经济日报》
魏玉洁 《经济日报》
张斌 《经济日报》
席梦婷 《工人日报》
王淑艳 《中国税务报》
杨颖 《北京青年报》
胡琼 分段实习,咸宁电视台
王冉 分段实习
2、《中国经济时报》实习组(由谭云明老师带队指导)(6人)
陈健【组长】 《中国经济时报》
姚雪蓉 《中国经济时报》
祝华珊 《中国经济时报》
陈晓芬 《中国经济时报》
刘丽琴 《中国经济时报》
任文静 分段实习,自己联系
3、《中国经营报》实习组(由谭云明老师带队指导)(6人)
韩文丽【组长】 《中国经营报》
张广明 《中国经营报》
智婷玉 《中国经营报》
林峥 《中国经营报》
刘仁 《中国经营报》
曹莉 《中国经营报》
4、《国土资源报》实习组(由郑建丽老师带队指导)(6人)
刘星【组长】 《中国青年报》
周志华 《国土资源报》
王献悦(王滢) 分段实习
丁博 《经济参考报》,分段实习
余春渝 分段实习
张丽舒 分段实习
5、《计算机世界》实习组(由刘东霞老师带队指导)(6人)
庄思思【组长】 《环球企业家》
包兴安 《计算机世界》
姚望 《计算机世界》
桑薇 分段实习
李站芬 分段实习
马鑫 分段实习
6、《凤凰卫视》实习组(由秦彩霞老师带队指导)(4人)
陈颖 【组长】 《凤凰卫视》
江珊珊 自己联系
董璠 自己联系
7、《人民日报》实习组(由刘斌老师带队指导)(3人)
陈仁泽【组长】《人民日报》
王亚亚 单位待定
包勇超 分段实习
8、《大众日报》实习组(孙凤毅老师带队指导)(2人)
张艳霜【组长】《大众日报社》
付竞思 分段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