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快讯

您现在位于:
外企为何青睐应届大学生?
发布时间:2004-05-22 来源:职场指南

每年4、5月份都是大学毕业生求职的高峰,正在求职的大学生们,面临的最大难题之一无疑是从业经验的欠缺。但最近一项调查表明,与一些国内公司以没有工作经验为由将应届毕业生拒之门外相反,许多知名的跨国公司则对大学毕业生青睐有加,对应届生的价值有独到的看法,并对他们敞开了大门。

从基层做起充满活力

各大外企普遍认为,刚刚从学校毕业的高校生有活力有热情,具有创造性,会从新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跟得上行业的变革趋势。他们全新的思维、狂热的冲力往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成果。另外,毕业生创造力和潜力也是各个公司所看重的,他们考察的是候选人的综合素质以及表现出的潜质。

宝洁公司每年都要到北大、清华等全国知名高校招揽高才生,不仅如此,他们对应届毕业生采取不限专业,不限成绩,不限性别的“三不”政策。麦当劳则在用人上采取“用生不用熟”原则,总是从应届毕业生中大量招人,然后加以严格培训。他们认为没有经验的新人资历浅,从基层做起没有多大的心理负担,加之普遍勤奋上进,充满活力,正适合麦当劳的作风。统一公司采用“宽进严出”的用人机制,招人时,不太严格,条件宽松,有无经验均可,专业不限,每年都成为各高校接纳大户,但却规定任何进来的大学生都得从基层做起。

而对于现在工作经验越来越受到重视这一现象,业内人士认为不能简单地从工作经验去判断一个人的能力,工作经验是过去的东西,而能力则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可以靠成长和磨练不断提高,热情则是工作的“永动力”。

可塑性强易融入

应届大学生的社会阅历浅,与人相处不够老练。但应届大学生的这一软肋,在相对开放务实的一些跨国企业看来,恰恰是一种宝贵的品质。他们认为这些毕业生如一张单纯的白纸,不用担心因前期思维定势的影响,在培训时反而要多费力气。通过人力资源部门进行层层筛选、过滤,并经过为期3-6个月的岗前系统培训后,大学生通常很快就能完成从学生到专业技术、管理人员的转变。

某外资企业人事主管认为,大学生心地善良、思想单纯、受社会不正之风污染少,可塑性强。他说:“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大都具有扎实的外语功底,专业理论及开拓创新的思想,这让他们后劲十足。他们在工作中无拘无束,没有包袱,不会瞻前顾后害怕失败。这些外资企业需要的优秀品质正是一些有‘从业经验’的人士所欠缺的。”

形成合理的人才梯度

目前对大学应届毕业生说“不”的一些企业,并非不想引进大学生、自行培养大学生,而是无力去承担。但等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日益成熟后,这些企业必然会改变急功近利的做法,通过培养新人以形成合理的人才结构、人才梯度。

企业就像人体,需要通常不断注入新鲜血液来完成新陈代谢的过程。如果企业出于急功近利而忽视培养人才,将不可避免地出现“人才断层”。某外企有一年招聘新人的数量特别少,到现在已经明显地感受到了人才断层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一些企业则看重应届毕业生的创新精神和冲劲,并希望通过他们给企业带来的“鲇鱼效应”,增强整个团队的竞争意识、危机意识,促使企业的竞争力不断提升。

自己培养“向心力”强

许多知名的外资企业具有较为完善的培训体系,注重从内部培养提拔人才。譬如,松下公司就偏好自己“造才”,从不挖墙角。外企普遍认为,自己培养的大学生,不会惟利是图,轻易跳槽。他们认为优秀人才很难招到,也很难“控制”,最好自己用心去培养,从内部提拔人才。因此,每年他们都将选才目光瞄准各高校,精挑细选,再经过系统培训,力争成为公司可用之才。

无论对国内企业还是跨国企业来说,人才流失都是制约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特别是掌握企业核心技术的人才,一旦跳槽就会对企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员工从业经验可以慢慢培养,品行才是决定其发展的关键因素。你可以用高薪挖来的人,别人同样也可以挖走。自己培养的人才对企业的忠诚度更高。”另外,应届大学生城府不深,不会“窝里斗”,容易形成积极进取的团队精神,也是被外企看好的一大优势。

业内人士认为,一些企业人才流失情况严重,正是由于其“短视”所致,招聘员工总希望马上产生效应,而忽略了对他们的培养和投资。在人才选择和培养方面,外企无疑视野要开阔得多,也走在了前列。

编辑: 孙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