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负债消费其实是一种预期消费。对自己的未来比较有把握,觉得预支一点也无妨。这种心态应该说是比较正常的。但是在现有的条件下,大学生应该量力而行,防止超前消费成为过度消费。
从表面上看,消费是个人行为,但从更深的意义上说,消费心理、消费意向、消费意识、消费嗜好是一种精神文化现象。从这一意义上说,校园里的不良消费所造成的消极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它加重了家长的经济负担,扭曲了校园的人际关系,增加了学校教育管理的难度。最近,兰州大学哲学与社会学系的一份调查显示,“勤俭节约”已是当代学生心目中最不被重视的社会人格类型。在南京大学,不少学生把“追求生活质量”摆在了“勤俭节约”的对立面。在这些观念的引导下,他们毫不犹豫地成了超前消费者,花起父母的钱来心安理得。
在高校开展消费道德教育已经刻不容缓。应该在校园形成良好的消费舆论,帮助大学生合理、适度消费、形成科学正确的消费观。当代的大学生需要懂得如何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生存,就应该具备独立理财的能力。尤其是贫困大学生,生活上次于别人并不可耻,没有必要抬不起头来。其实,消费高与低,本身都无可厚非,关键在于群体中的个人要调整好心理状态,以免受群体压力的左右。一些大学生如果抵挡不住高消费的致命诱惑,他可能活的很青春,却因为未被注入文化层面的价值意义变得轻飘乃至轻浮。
对学生而言,大学时代弹指即逝,应当把精力更多地集中在学业上,不必在物质享受上过分追求。但现实中很多修养、素质相对较高的大学生仍然不能理性消费。原因是多方面的,然而要让大学生回归到理性消费的轨道上,在学生的自制力有限的情况下,就需要学校的正确引导,学校首先应该为他们提供一个理性消费的氛围,而不应该为他们开拓诱导空间。在高价消费面前,学生自身既不要盲目地去“追求生活质量”,社会也别把他们推向“消费神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