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快讯

您现在位于:
朱清时院士呼吁高校学科建设也要宏观调控
发布时间:2004-07-29 来源:光明日报

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院士日前在此间接受本报独家采访时,就高等教育发展中存在的“圈地运动”和盲目追求“大而全”等浮躁现象发表了看法。

他认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以人为本”而不能以“楼”为本,任何一所学校要在高等教育的“生态”中占有一席之地,可以依靠 的只能是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他呼吁 国家应该对高校的学科建设进行必要的宏观调控,把宝贵的资源用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刀刃”上。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几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得到日新月异的发展,但是,伴随着发展的强劲势头,高等教育自身也不断暴露出一些“方向性”的问题。不少学校不顾实际热衷于把大量资金投入圈地、盖楼,建设一些教学、科研设施往往难以配套的新校区,甚至不惜负债;一些“名校”也追求“大而全”,忙于建设自身并不具备条件和优势的所谓“新专业”、“新学院”,进行大量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对此种种现象,朱清时院士的评价是,把大量资金投入到与提高学校水平毫无关系的建设中,既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也违背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基本规律,这种追求金玉其表的做法,是典型的“形象工程”表现。

朱清时院士指出,纵观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任何一所高校的发展和成长,都是以人才为本,都是把绝大多数精力和资源用于引进人才和改善人才的工作、生活条件上的。他以自己曾经工作过的加州大学巴巴拉分校为例,上世纪70年代后期该校在全美高校中只能居于二流,20多年来,该校一直注重人才引进,一跃成为世人瞩目的学术殿堂。为从普林斯顿大学引进一名物理学教授,学校不仅为其提供一流的生活待遇,而且新建了一个设施完备的研究所,而这位教授给予的回报则是其研究成果荣获诺贝尔奖;为了促成一位日本光源专家的“跳槽”,巴巴拉分校的杨祖佑校长在没有预算的情况下,自己向社会募捐200万美元,满足对方实验室搬迁的需要。而这位专家的到来,使巴巴拉分校在很短的时间内,成为全球发光二极管研究的中心。

朱清时院士认为,我国高等教育担负着提高大众科学文化素质和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建设一流大学的双重任务,因此在发展过程中,更需要进行必要的宏观调控。一方面,要在宏观布局中使多数学校按照“社区学院”模式,扩大规模,提高质量,尽量满足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为社会培养出适应要求的高素质劳动者;另一方面,要以教育资源的配置为导向,引导那些学术水平高、科研实力强的高校扬长避短,努力追求走内涵发展的道路,让自己的特长更长、优势更优,尽快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

编辑: 孙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