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快讯

您现在位于:
数字经济时代经济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明德通识讲座课程” ——第三讲 “看看世界,看到自己”艺术与爱的价值观
发布时间:2021-12-03 来源:经济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11月24日下午,数字经济时代经济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以下简称“基地”)邀请到我校文化与传媒学院艺术系主任刘树勇教授做“艺术与爱的价值观——看看世界,看到自己”主题讲座。本次讲座由李桂君教授主持,基地班师生参加活动。

讲座伊始,李桂君提出基地班的同学不能把自己仅仅限于专业领域,要保有对世界的独立认识和深刻思考。他希望基地学生能够通过多角度认识世界、反映世界达到渡人、渡己的达观,进而扎根本土,深刻把握国家的实际和特色,学以致用,经世济民。

刘树勇认为,真正重要的事情不是创造画作,而是找到方向。在一个人的人生中会碰到很多的机遇及其带来的变化,只有变化是唯一不变的东西,要去适应变化,在生存外和外在世界建立更多的联结。从艺术的角度来看,中国的艺术从来不是书,而是行,是知行合一,画就是了解世界的一个很好的媒介。

刘树勇希望基地学生警惕“熟视无睹”这四个字,多多观察周围的事情,发现身边的美好。“叶子的阴阳向背如果从心里、手上走过,那么我们与他们的关系就变了。”他还提到,“相机有一个相框,没被相机拍过,就相当于没有被认真地凝视过,生活中我们常常凝视自己的脸,是否曾这样认真地凝视过世界呢?”

白居易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刘树勇在这基础上说到,画应该为自己而画,表达应该保有最基本的真诚,画画也需要一颗“慎独心”。他认为网络其实是一个没有边界的江湖,要学会真诚的表达,善于推己及人的去理解。刘老师认为,诗首先要让别人能够听懂,才有能够直入人心打动别人的力量。他用自己举例,作为一个“音盲”,他常常会被音乐的旋律所打动,甚至热泪盈眶。语言表达也是如此,与其说用语言不如说“蹂躏”语言。更重要的是要看到头脑里的思想,做到通达、直白且深刻。他以诗歌作为例子,认为最好的诗是诗经,因为它是自然生长生发出来的,怎么舒服怎么来的古体诗恰恰是最好的诗。他希望大家在表达的时候也一样,不要拘泥于已有的规范,从自己的内心着手,让所有的语言文字自然生发出来。

刘树勇涉猎很广,在众多艺术领域都有一定的造诣,并展现不同的表达方式。他年轻的时候受到了德国木刻作品的影响,用一个寒假做了130多件作品,内容无所不包,雅俗共赏,从自画像到打扑克的人,到公园的小情侣,到告别,到一个梦游的人,万事万物都涵盖其中。他说这个时候的作品更多的是模仿,生猛有力但是却缺乏个人的风格。他还讲到了自己的摄影经历,那段时光对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也鼓励我们在年轻的时候多多去试错。之后,是具有个人色彩的画作,有对现实的观察思考,把事件绘成漫画,再放上一首隽永的小诗;有基于四大名著等对历史文本重新解读,别有深意;也有仅仅是一个梦,一个风景。“不要让语言成为挡住别人的墙”,他这样说到,“表达时存在视觉逻辑,现实逻辑和内心逻辑,三重逻辑,我们要给自己自由想象的空间去打破时空表达自己。”;也有仅仅是一些花花草草,那是一种天然的对美的欣赏力,是一些瞬间的美好,当这些美好被记录下来,瞬间就变成了永恒;还有别有一种“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最平凡的日常。

最后,刘树勇提到这些年来,他也在做表达的新尝试。比如他曾数次去河西走廊,通过时空错位的方式,将格局打开,沟通古今。

时间有限,师生意犹未尽。刘树勇和基地学子约定今后多多交流,砥砺基地学子在实践中感知和体悟生活。讲座在同学们的掌声和思考中落幕,基地学子也愈发期待之后与名师的交流。

编辑:胡丹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