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用好红色资源的重要指示精神,切身体会革命先辈“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弘扬伟大抗战精神,3月25日下午,创新发展学院48名师生党员、团员代表走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共上一堂别具一格的沉浸式思政课。
“课”前预热:一问一答重启记忆
下午师生集体乘大巴前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乘车过程中,开展了抗战知识抢答活动,活动由中国公共财政与政策研究院团总支副书记王屹峥主持。同学们积极参与抢答,丰富的问题唤起了在场师生对抗战历史的记忆,更具象地展现了中国人民赢得抗战的艰辛,也让大家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理解先辈的伟大。
“课”时呈现:行走之间重温历史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步行进入宛平城,感受老城沧桑的历史印记,铭记卢沟桥事变的耻辱。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大家参观了纪念馆陈列,展览共八个部分,再现了中国人民14年浴血抗战的历史画卷,歌颂了中国人民齐心协力共御外辱的光辉事迹。详实的文物资料和讲解员生动的讲解让大家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中国军民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和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
“课”后延展:深度交流激发共鸣
为进一步了解抗日战争中涌现的先进典型故事,深刻感悟抗战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参观结束后,师生移步至馆内会议厅共话交流,将所闻所见的感性认识升华为对抗日战争史的理性认知,将参观展览中的情感触动转化为对伟大抗战精神的情感认同。座谈交流会由创新发展学院党委副书记林艺茹主持。
抗战馆社会教育部主任要秋霞从1987年7月6日抗战馆落成讲起,讲述了抗战馆三十余年的历史沿革,并结合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与十八大以来的伟大变革,讲述抗战馆主要展厅和关键展品背后的历史故事和文化蕴意,让在场师生对抗战馆有更深入的了解。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0级博士研究生张文学以“青春因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做专题分享,用四个抗战时期的青年故事阐释中国青年的精神和气节。他表示,青年是抗日战争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力量,他们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青年英雄故事,展现了青年人该有的青春力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这些精神在任何时候都不过时。因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爱国情怀是人们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情感,是愿意为祖国奋斗献身的价值取向。新时代青年要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北京冬奥志愿者李宛亭分享了她的冬奥故事,她表示祖国今日的强大离不开革命先烈的无私奉献,中国能够举办世界瞩目的冬奥盛会离不开共产党的领导,在今后的生活中,我辈青年应该认真学习革命先辈不畏艰难、不怕牺牲的精神,不断完善自我,为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李雪婷老师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广场合唱团成员,也是建党100周年的广场合唱团骨干。她结合两次大型活动经历分享了一群热爱音乐、喜欢唱歌的青年,如何在集体的感召下拧成一股绳,用最美的歌声在广场上为国庆生、为党庆生,唱出属于青年一代的精气神的故事。她表示,小到生活中发挥模范作用,为同学服务;大到参与建党百年、冬奥会等国家大型项目,每一次实践都能带来感悟和成长,都是我们将所学外化于行,知行合一的体现,是我们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不同背景下的青年担当。
重温誓词:用行动践行铮铮誓言
全体团员面向团旗庄严肃立,王屹峥带领团员重温入团誓词,在铮铮誓言中,团员们感悟青年担当,明确团员使命。
全体党员面向党旗重温入党誓词,学生党员王子逸领誓。作为共产主义的先锋战士,党员们字字铿锵,在誓言中提高思想觉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这堂在纪念馆里的思政课,是创新发展学院与纪念馆合作的第一步,也是学院充分利用首都红色场馆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尝试。后续学院将立足专业特色,发挥资源优势,深化与场馆的合作,将行走的“大思政课”走深走实。
参观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自己的深切感受。财政理论20的王屹峥表示,“相较我初中时第一次参观经历,自己在本次活动中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体会。我深刻认识到,全面抗战在一国内陆的大城市爆发,本身就是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我深刻理解到,为我们洗刷耻辱的,是中国人民“妻子送郎上战场,母亲教儿打东洋”的牺牲奉献,是“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历史规律,不是虚无主义的所谓“巧合”;我深刻领悟到,我们的党能够在抗战期间发展壮大并最终带领中国人民赢得解放,归根结底是践行了一条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路线,做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历代共产党人唯一正确的入党动机。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上,我们龙马学子和青年团干当继承先烈遗志,理想远大、脚踏实地,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在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的道路上踔厉奋发,踊跃前行,贡献青春力量!”国际金融20的陈睿怡表示,“令我印象最深的部分是入口处的雕塑“血肉长城”。六组块型结构的群众雕塑,体现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民团结一致、坚不可摧,我也深刻体会到“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澎湃的爱国热情。在参观后的学习会上,张文学学长关于青春与奋斗的分享进一步阐释了我们青年应该如何看待历史,并将红色精神实践于言行。李雪婷老师和李宛亭同学也分享了自己在合唱团、志愿活动中的成长与收获。通过大家生动的分享,我也深刻理解了“让青春在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并将在之后的生活中践行所学,诠释青春之火。”数理经济与数理金融21的吕思锦表示,“当我们步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的大门。大厅正中矗立着《铜墙铁壁》的巨型浮雕,人们坚毅的眼神,象征着华夏雄狮的觉醒。站在抗日战争的记录表前,9.18抗日战争开始,7.7事变的全民皆兵,1932年2月5日东北三省全部沦陷,杨靖宇将军的壮烈殉国、八女投江、赵一曼英勇就义的故事,一代又一代人前仆后继,救亡图存,先辈们的精神仍然值得和平年代的我们好好学习,也正是因为有这些人大无畏的牺牲才有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人力资本与劳动经济研究中心的李鑫表示,“参观后我久久无法平静,馆内陈列的抗日留下的物品,照片无不揭露了日军惨无人道的劣行,我几度哽咽,身为青年,在和平幸福中生活,我不断告诉自己勿忘国耻,勿忘历史,抗战精神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作为中华儿女我会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