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快讯

您现在位于:
《观看与心见——中国人的宇宙观与中国传统艺术之关系》——经济学拔尖基地举办“明德通识讲座课程”
发布时间:2024-04-18 来源:经济学院

3月27日下午,数字经济时代经济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在沙河校区11号学院楼123教室举办“明德通识课程讲座”。基地邀请了文化与传媒学院刘树勇教授带来题目为“观看与心见——中国人的宇宙观与中国传统艺术之关系”的讲座。本次活动由校长助理、经济学院院长、经济学拔尖基地主任陈斌开主持。经济学院副院长何召鹏,基地师生及部分校内师生参加了本次活动。

在本次讲座中,刘树勇教授与同学们一起探讨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趣味的出发点,即关于中国传统的宇宙意识。所谓宇宙观,“宇”是屋宇空间,“宙”是由宇中出入往来得到的时间观念。宇宙观,可以理解为时空观。在此基础上,刘树勇教授指出中国传统艺术的一个突出特点在于感知世界的方式,即从视觉等直观感知到“心见”的体会与觉悟。

随后,刘树勇教授通过四种具体艺术表现形式进行了深入阐释,一是“移远就近、由近知远”的感知方式,二是“由小知大”的感知方式,三是“无中生有、有无相生”的感知方式。四是“无往不复”的感知方式。在每个方式下,刘树勇教授列举了绘画、文学、建筑、戏剧等中国传统艺术中的大量实例作为支撑,帮助在座师生加深对中国传统艺术不同表现形式的理解。

在讲座最后,校长助理、经济学院院长、基地主任陈斌开再次感谢了刘树勇老师精心准备课程,让师生领略了中国古代人文精神,得到了艺术美的滋养。同时,陈斌开老师寄语同学们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更要重视人文情怀和科学素质的培养,成为“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中财大人。

经济学拔尖基地是国家首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之一,旨在探索创新有效可推广的立德树人模式。基地在“学史明理”指导下,以习近平总书记“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为目标,注重培养具有家国情怀、人文情怀、世界胸怀的经济学家。“明德通识讲座课程”是基地在“发挥融入式、嵌入式、渗入式的立德树人协同效应”指导下,精心设计的讲座课程系列。本系列课程通过邀请国内外文化、哲学、社科、艺术、理工等领域的学术大家、创新领航者为同学们带来经济学科外的多元教育,努力把学生培养为知识全面、视野广阔、教养博雅、人格完整的人,将“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情怀教育落到实处。

供稿人:高北宸

摄影:聂静

审稿人:何召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