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快讯

您现在位于:
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举办“信念对冲:一种在未知概率条件下直接测量不确定性的新工具”学术沙龙
发布时间:2018-10-10 来源: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9月30日,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举办主题为“信念对冲:一种在未知概率条件下直接测量不确定性的新工具”(Belief Hedges: A New and Easy Tool for Directly Measuring Uncertainties of Application-Relevant Events if no Probabilities are Know)学术沙龙。主讲人是来自荷兰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学经济学院的Peter P. Wakker教授。

在上一场简要介绍了行为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后,Wakker教授在本场讲座中相对系统、全面地讲解了其在不确定环境下的决策方向最新的研究成果:如何借助匹配概率(Matching Probability)测度不确定性,在不知道任何概率的自然事件情境中如何测度行为人的不确定性厌恶。

讲座现场

Wakker教授简明扼要地讲解了什么是模糊性(Ambiguity)、模糊性为什么重要以及为什么近些年来有关模糊性的研究越来越流行以及模糊性为何能够应用到我们的研究中来。在此基础上,通过回顾模糊性研究发展的历程,Wakker教授具体就理论经济学中的许多模糊性模型,如Smooth model、CEU&RDU、Multiple priors和Expected Uncertain等展开介绍,并指出,这些模型都假定风险和多阶段原则的预期效用,对于实证分析而言具有规范性和一般性意义。目前而言,此领域的研究需要来自心理学等多领域的大量经验分析。

Wakker教授重点讲解了不确定性决策领域的一个基础性的问题——Ellsberg悖论。他指出,Ellsberg的模糊性研究主要关注人为创造的不确定性。围绕对于自然事件的不确定性人们该如何处理这个问题,Wakker教授提出,可以通过控制信念来测度。他通过信念对冲,构造了不确定性厌恶指数,实现了在未知概率条件下测度不确定性,极大地拓展了不确定性决策研究的边界。

对不确定性的研究需要大量的实证分析成果,Wakker教授总结现有相关实证的研究结论,发现模糊性厌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事件的特性,如对于极可能发生事件模糊性厌恶程度强;对于常规活动模糊性厌恶程度适中;对不太可能的事件模糊性厌恶将逆转。而并非所有事件情境中,行为人都是模糊性厌恶的。

Wakker教授还就敏感性、不确定厌恶指数的合理性和一些经验实证的结果展开介绍,并针对现场老师和同学们有关劳动经济学、不确定性等多个方面的提问进行了答疑。

编辑: 张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