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快讯

您现在位于:
“中财—蒂尔堡金融学博士项目”第四期研讨会举办
发布时间:2018-05-25 来源:金融学院

5月19日上午,由金融学院和会计学院主办的“中财—蒂尔堡金融学博士项目研讨系列第四期——公司金融与金融中介研讨会”在学术会堂603会议室举办。研讨会由金融学院院长助理陈锐、副教授顾弦主持。会计学院、金融学院部分老师,中财—蒂尔堡金融学博士生以及全日制博士生等共计50余人参加研讨会。

研讨会现场

美国爱荷华大学终身教授钱一明教授做“关联分析师在首次公开发行之前的宣传:动机和结果”主题演讲,她主要探讨了关联分析师在首次公开发行前的宣传是否存在乐观倾向、该预测倾向如何影响股票价格走势、投资者对关联分析师宣传作何反应以及承销商是否会从宣传中受益四个问题,并通过对2009-2012年深圳证券交易所773支IPO股票的实证检验,对上述问题一一做了回答。通过分析,她认为:如果条件允许,关联分析师会选择宣传IPO股票;IPO前的宣传会推高股票的发售价格和IPO后短期内市场价格;IPO投资者对发行前的宣传并不敏感;价格失灵使股票上市后投资者最终承担损失;承销商存在着在IPO前进行宣传的金钱激励。

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助理教授高昊宇作“法律的强制执行对金融风险有影响吗?来自中国战略违约的例子”主题演讲。他指出,由于现实中金融市场的不完善,法律的强制执行影响法律惩罚成本,一定程度上约束欺诈、违约等行为,可能会对金融风险产生影响。基于对中国战略违约的调查和研究,文章发现:第一,有证据表明,信用市场中存在着战略违约;第二,法律的强制执行降低了不完善融资市场上出现战略违约的可能性;第三,市场的不完善会加剧法律强制执行对金融风险的影响。会计学院助理李晓进行点评并。

金融学院副教授顾弦作“银行间市场之谜”主题演讲。研究发现,不同国家间银行间市场业务的差异较大,她解释了差异存在的原因。文章认为,第一,以银行危机的时间长度和历史上银行倒闭的次数来衡量信任,那么信任是影响银行间市场规模的主要因素,如果位于过去银行危机时期较长或银行倒闭较多的国家,则银行间的信任可能较弱,会更少地开展银行间业务;第二,更高的信任度有助于通过减轻信息不对称来获得无担保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第三,完善的法律法规和制度有助于减轻低信任度的负面影响。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教授钱宗鑫进行点评。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助理教授朱文宇作“我国政府的所有权、企业投资与土地价值”主题演讲。他介绍了关注中国土地价值的原因,分析了土地价值变化趋势后,从本地投资和外部融资两个角度分析了不同所有权情况下的投资结果的不同。他指出,土地价格上升直接影响预期投资收益,房地产收入占比决定了企业投资的多样性。他进一步从模型假设、数据要素和实证分析(投资层面和企业层面)三个方面详细解释了国有企业的潜在收益和明确收益,并与私有企业进行对比分析。通过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国有企业投资规模更大,且有明确收益和潜在收益,其持有的土地升值幅度较大。会计学院助理教授张亚男进行点评。

会计学院助理教授李晓作“文化是否影响企业债务融资选择”主题演讲。她介绍了该论文的理论模型,归纳了主要结论,并对研究涉及的样本变量、实证分析结果以及稳健性检验进行了详细说明。她指出,和谐的文化氛围与公司债务中银行借贷比例正相关,平均主义则负相关;新兴市场国家以及银行部门不发达国家,文化和银行借贷之间的关系更强。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王亚南经济研究院助理教授倪骁然进行点评。

“中财—蒂尔堡金融学博士项目”作为被教育部批准举办的全国唯一一项金融学中外合作办学博士项目,目前已举办五期“名家讲堂”和四期学术研讨会,未来还将继续举办高质量的学术研讨会,提升博士生们的学术水平、学术能力和创新意识。

编辑: 孙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