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映日,云天蔚蓝。6月20日,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第一届财政协同创新实验班结业典礼在学院南路主教106举行。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马海涛、教务处副处长张苏、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曹明星、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助理姚东旻以及中心教师出席了结业典礼。

结业典礼现场
马海涛教授代表中心向第一届实验班毕业生致辞。他首先向顺利完成实验班学习和考核的学员们表示了衷心的祝贺,向给予中心实验班工作极大支持的教务处和倾注了智慧和心血的老师们致以诚挚的感谢。在致辞中,他梳理了中心的情况,为学生们解读了中心的四大任务,并表示,此次结业典礼,意义深刻,温馨动容;他肯定了同学们的坚持和努力,肯定了他们所取得的优异成绩;对大家在实验班期间参与的课程学习、科研项目、参加的高水平学会会议以及取得的高水平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还表示,实验班是一个具有开拓性和探索性的创举,感谢同学们以包容的心态去对待,希望大家对实验班的发展提出更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实验班一定会向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前进。他希望无论将来同学们在哪里,实验班无形的凝聚力和影响永远存在,大家要继续广泛交流,同学情长存。最后,他寄语学生,心怀祖国,在国外继续深造期间,要学习西方先进的方法和理论,致力于研究中国问题,祝福大家未来的学习、工作一帆风顺。将来学成归来,报效祖国,报效中财,为学校的发展大计贡献自己的力量。
张苏教授向中心第一届实验班毕业生致辞并寄语。张苏老师表示,他和第一届实验班的学生有着很深的感情基础,由于教授过实验班的学生,与学生们相处的场景还历历在目。他肯定了实验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重要性。从实验班筹备之初,到现在辐射的影响力,张苏老师表示,他了解其中的不容易以及老师、工作人员们的付出。他表示,学术的传承,对一所大学而言是重中之重,希望大家将来学业有成,回来报效祖国,回报学校;让教育投入和产出平衡起来,让学术的力量传承下去。他祝福大家学业有成,不忘信仰和使命。
第一届实验班优秀学员臧嘉雯同学、李嘉晟同学代表全体毕业生发言。臧嘉雯首先回顾了自己在实验班学习的点点滴滴,回忆了如何加入实验班这个大家庭以及和同学们相处的美好,感谢了实验班老师们的辛勤培育和同学们的帮助。她表示,未来前行的路上,将继续努力追求,不畏风雨;也祝愿母校,祝愿中心越来越好,同学们毕业快乐,鹏程万里。李嘉晟同学由衷的感谢了实验班老师的辛勤培育和付出,回忆了自己得到的培养、关注和自己的努力拼搏,希望自己和同学们在收获硕果的同时,能不忘担当,始终牢记实验班“将此身心奉尘刹”的初心和梦想。
中心老师们一一分享了自己的感受,并寄语毕业生。曹明星老师再次向大家强调了担当意识、主人翁意识和群体意识,希望实验班有形、无形的力量能一直发挥作用,伴随大家未来成长。
教务处和中心老师为第一届实验班学员颁发了结业证书,现场充满了温暖和感动。

颁发证书
至此,中心第一届实验班学生结业典礼圆满结束。优秀的学员们将从这里再次起航,希望未来的路上,带着实验班的创新、协作、坚持不懈的精神,不忘担当,努力进取,回报祖国和母校!

合影留念
附:中心第一届财政协同创新实验班培养成效
经过学生原本学院和中心的共同培养,尤其是结合中心团队制和项目制跟踪培养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中心第一届实验班学生全面发展、成绩优异,在学术科研上有着不俗表现,并且大都获得了继续深造读研的机会,在“保研”方面表现突出。
目前,中心实验班第一届13名同学中共有10名获得了“保研”资格,并成功保送至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知名学府;同时,5名同学申请到哥伦比亚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杜克大学、罗格斯大学等国际知名学府继续深造。学术科研方面,他们在中心科研团队的带领下,参加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等众多项目,并作为主持人完成了各类创新课题的研究。论文发表上,中心实验班目前有一半的同学在《经济研究》(网络版)、《当代经济科学》、《中国工业经济》、《上海保险》、《改革》等期刊上有过相关发表经历。此外,同学们全面发展,获得了各类学业、德育、美育、学术实践、组织管理奖学金,三好学生及国内外竞赛的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