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下午,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互联网法治研究中心、同济大学知识产权与竞争法中心、浙江工业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在京召开“商标恶意投诉之现状与治理”研讨会,联合发布《无显著性商标无效宣告报告》,呼吁设立绿色通道和快速反应机制,及时发现并对此类“恶意商标”宣告无效。
研讨会针对《无显著性商标无效宣告报告》揭示的问题进行了广泛讨论,多位专家学者和法律界人士呼吁加强对此类商标的审查力度。
我校法学院杜颖教授应邀作为评议专家参加研讨会。她指出,商标权的行使本身不应该造成符号垄断,这不符合《商标法》的立法初衷。平台应加大与商标行政主管机关的交流,建立恶意商标发现与宣告无效的快速反应机制,及时消除并进一步阻止其对正常市场经营秩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