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下午,由我校校友总会秘书处与金融学院、财政税务学院、会计学院联合主办的“‘中财人·中财梦’系列讲坛——两会校友专场”在我校沙河校区图书馆报告厅拉开帷幕。首位特邀嘉宾,全国政协委员、我校86金融研杰出校友、交通银行施罗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谢卫应邀为大家解读“两会”热点,剖析财经热点,讲座由我校合作发展办公室主任、校友总会/教育基金会秘书长安秀梅主持,近300名师生参加。

讲座现场
谢卫委员以李克强总理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开题,对目前金融市场乱象丛生、风险日益累积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讲解。他首先分析了无序金融创新引发的各种金融乱象,指出近年来,围绕淡化持证经营和监管套利两点,国内金融创新层出不穷。这种创新集中表现有二:一是以互联网金融为代表的“新金融”打着普惠金融的旗号,无许可,无门槛,高风险,漠视资金管理,游离于监管之外,野蛮生长;二是市场主体利用当前分业监管模式和监管标准不统一进行金融创新,在行业内寻求监管套利,资金在金融系统内的自我循环和不断加杠杆,累积巨额资金堰塞湖。其次,近年金融业的经营行为严重偏离初心,金融企业自身对规模和利润的过度追求,贪大求全,自觉不自觉地加入到监管套利和加杠杆的行为中去,成为引发金融乱象的重要推手。再则,金融监管部门反应滞后,一行三会监管政策或有冲突。最后,地方政府在金融发展和监管问题上的权责利不对称,只注重短期增长,忽视非持牌类金融企业的风险和对地方乃至全国金融生态的破坏,干扰统一监管,导致目前金融二元监管框架的隐形存在。
关于如何防范日益累积的金融风险,谢卫详细解读了他在两会的提案——《关于凝聚防范金融风险共识的建议》。他认为,首先,也是最基础的,金融行业必须持牌经营。中国金融改革机构发展的历史中,公募基金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消费金融公司都是新兴业态,国家欢迎金融新业态的创新发展和茁壮成长。但持牌经营、合规经营是基准。任何金融企业必须有监管部门认可的金融业务许可证,这是不容怀疑的监管底线。二是必须要严格规范金融创新,保持对金融创新的足够敬畏,对金融经营主体在实践中创新的具体金融行为,有关部门必须迅速做出判断,给市场明确的预期。最后,金融经营主体必须要回归初心。金融企业股东必须准确认识到当前经济金融形势的复杂性和金融企业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本质。对于监管部门和各类协会、中介机构,必须摒弃贪大求全,鼓励金融企业做出特色,回归服务实体的企业初衷。
而就资产管理行业,作为资深业内专家,谢卫认为,我国资管行业目前正处于加速发展期,行业管理规模由2008年的3万亿元上升到当前的几十万亿,管理机构主体由公募基金增加到公募、银行、保险、券商、信托、私募等,参与主体不断增多、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其中,公募基金是资管行业最透明、最规范的行业业态。关于如何规范资管行业健康发展,谢卫认为,资产管理是一项长跑比赛,主动管理能力是行业核心,要打造成熟的资产管理行业,实现行业健康持续发展,必须严格遵循资金托管、信息披露、不承诺收益这三大原则。
最后,谢卫结合同学们的求职需求,逐一分析了基金、证券、保险、银行等行业的内部岗位设置、发展前景和用人要求,并以目前热门的资管岗位为例,逐家盘点业内公司,详细分析用人标准,提出了指导和建议。互动交流环节,他回答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并接受了校友工作志愿者协会学生记者的专访。
谢卫是基金行业的唯一一位全国政协委员,2017年是他第十次参加全国两会。近五年提案中,谢卫委员四次聚焦金融风险,对如何加强金融监管、规范资产管理行业健康发展提出了富有见地的政策建议,体现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