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我校法学院和《财经法学》杂志承办的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学研究会2006年年会暨互联网经济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论坛在我校学术会堂202报告厅召开。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任海泉中将,原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中国消法研究会名誉会长李国光,中国消法研究会会长何山教授以及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高校以及中国消费者协会、各地方消费者协会、各省消法研究会、特斯拉、通宝图等企业界人士的16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
上午活动由我校法学院院长尹飞教授主持,何山会长代表研究会作2016年工作报告,任海泉中将讲话。
在研究会成立十周年颁奖典礼环节,李国光等3人获得“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学研究会3.15奉献奖”,《中国消费者报》记者任震宇等4人获得“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学研究会3.15新闻奉献奖”,何山《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诠释》等6本著作被评为“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学研究会十年优秀著作”;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消法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俊海《弘扬消费者友好型裁判理念 助力新常态下经济转型升级》等10篇论文被评为“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学研究会十年优秀论文”,清华大学程啸教授《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的民事责任》等22篇论文被评为“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学研究会互联网经济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问题主题征文优秀论文”。
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互联网经济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问题展开深入研讨。尹飞教授在致辞中表示,随着互联网产业的蓬勃发展,网络消费已成为不可忽视的一种消费形式。由于网络交易具有虚拟性、无地域性、开放性等特点,实践中消费者会遇到很多问题,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提出了严峻挑战。为促进网络经济的长远健康发展,营造繁荣、规范、有序的网络市场环境,中国消法研究会及时组织对互联网经济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问题进行深入研讨,对于实现创新驱动与消费者权益保护之间的合理平衡,推动国家法治建设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基调发言中,李国光、我校金融法研究所所长黄震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杨东教授、刘俊海教授分别以“网络消费中的法律问题”“应用互联网技术实现消费者权益保护”“互联网金融发展与消费者权益保护”和“打造消费者友好型的互联网市场生态”为题发表演讲。
下午论坛由我校法学院党委书记吴韬副教授主持,程啸教授、国家法官学院原副院长、消法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曹三明教授、中国政法大学孙颖教授、通宝图CEO宋国锋先生、消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等二十余位专家学者分别围绕互联网经济模式与消费者权益、互联网经营者与消费者权益纠纷解决等议题进行了主题发言。
《法制日报》、《工人日报》、《民主与法制时报》和《中国消费者报》等对本次会议进行了专题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