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中央财经大学学报》审稿专家座谈会在学术会堂召开。会议由学术期刊社社长王克方主持,学术期刊社副社长兼学报编辑部主任孙亦军、栏目责任编辑邰霖、韩嫄、李晟、张安平及校内外二十余位审稿专家参加了此次座谈会。

座谈会现场
王克方社长首先表达了对各位审稿专家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参加本次座谈会的感谢。她提出,对学术期刊来说,审稿质量决定了期刊的学术水平,聘请专家审稿对期刊学术质量的提升有着重要意义。召开此次座谈会是希望各位专家对《中央财经大学学报》(下略为《学报》)提出意见和建议,在专家们协作之下共同完成学术期刊,传播学术成果、开展学术交流、发现和培养学术人才、遵守学术规范、促进知识传播与创新、提高学校学术影响力的六大使命。
随后,孙亦军副社长向与会嘉宾介绍了《学报》35年来的发展历程、《学报》各个栏目的情况以及现阶段《学报》取得的成绩和今后发展的方向。
参会审稿专家代表纷纷发言,为《学报》的发展献计献策,就进一步完善匿名审稿人制度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北京大学金融发展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冯科副教授提议《学报》编辑部将审稿专家座谈会的举办常设化,每年定期举办一到两次,并在座谈会上向活跃在各前沿研究领域的专家征询选题建议。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的郝旭光教授建议《学报》编辑部在选题方面要尽量挖掘热点、重点和难点问题,可以考虑以举办中青年学者论坛的形式吸引高质量的稿源。我校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王俊教授建议,《学报》编辑部继续深入推行专家审稿制度,扩大审稿专家库,并对审稿人的专业按研究方向进行细分,力争提升审稿人和所审稿件的匹配度;另外,编辑部也需要推广审稿流程电子化,学习国际一流期刊的办刊经验。我校商学院王毅教授建议《学报》编辑和专家们在筛选论文的过程中有倾向性的挖掘出基于微观调查小数据的重大问题研究。我校教务处副处长张苏教授建议《学报》在“作者信息栏”增加作者电子邮件的联系方式,与国际期刊接轨。与会专家们还就《学报》的审稿标准、增加中青年审稿专家、以及栏目设置等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最后,王克方社长总结发言。她表示,《学报》将对各位专家的意见和建议进行认真总结,将有借鉴意义的建议写入《学报》编辑部的工作流程、制度和计划中。今后,将定期分栏目、分年龄段召开审稿专家座谈会,把审稿专家之间的交流活动做得更加细致和深入。她感谢校内外各位审稿专家对《学报》一直以来的支持和帮助,并希望今后能够紧密合作,促进《学报》更好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