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财大

您现在位于:
【第一财经日报】魏鹏举: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落地:配套体系待完善
发布时间:2009-11-25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日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下称《规划》)。

在新华社受权播发的《规划》全文中,包括国家财政投入等扶植政策的“市场化”成为最大特点,不过,一些地方省市负责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的官员表示,落实起来还是有点难度。

支持有条件的文化企业上市

《规划》全文近6000字,包括“加快文化产业振兴的重要性紧迫性”、“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重点任务”、“政策措施”和“保障条件”等五部分。

“与以往的扶持政策相比,这次的力度是最大的,很多政策措施中,明确了投入、扶持等具体方式和内容。”中央财经大学文化创意研究院执行院长魏鹏举在接受CBN记者采访时表示。

比如:在“降低准入门槛”层面,《规定》要求“落实国家关于非公有资本、外资进入文化产业的有关规定”,逐步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

与此同时,政府要加大投入。《规定》要求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入,通过贷款贴息、项目补贴、补充资本金等方式,支持国家级文化产业基地建设,支持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及跨区域整合,支持国有控股文化企业股份制改造,支持文化领域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支持大宗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出口。大幅增加中央财政“扶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和文化体制改革专项资金规模。

在金融支持层面,《规定》要求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文化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积极倡导鼓励担保和再担保机构大力开发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企业“走出去”的贷款担保业务品种。支持有条件的文化企业进入主板、创业板上市融资,鼓励已上市文化企业通过公开增发、定向增发等再融资方式进行并购和重组,迅速做大做强。支持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发行企业债券。

“其实,这些政策与文化体制改革是相辅相成的,文化体制改革的核心就是‘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文化市场为主体’,‘转企改制’重要的是文化事业单位的人愿意改革,这不仅要靠政府投入,更为重要的是文化产业的发展要给他们信心。某种层面上说,文化体制改革是否成功是文化产业真正振兴的关键。”魏鹏举表示。

“落地”有难度

“坦白地说,真正要将这些政策落实起来,还是有一些难度的。”云南省文化厅副厅长、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范建华告诉CBN记者,“以金融支持层面的内容为例,一般情况下,银行要求需要是实物资产抵押,文化产品的附加值就是知识产权、智力投资,虽然现在有一些成功例子,但这个评估体系该如何设立需要更为成熟的模式。”

目前关于“版权抵押”,一些城市也在尝试。

以北京为例,截至5月底,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仅北京银行就为全市文化创意产业投放贷款89笔,投放贷款金额达16亿元。

“对于大部分文化创意企业而言,从银行获得金融支持还是有一定难度。”范建华表示。

因此,创立“文化产业扶植发展基金”成为各省更为倾向的一种“引导性”政策方式。

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陈冬曾表示,从2006年起,北京市政府每年安排5亿元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到目前为止已支持206个重点项目,带动社会资本146个亿,基本是1:10的放大效应,充分发挥了政府资金的引导和释放作用。

近几年,云南省对文化产业扶持的资金全部加起来有1个亿。

“政府在其中是服务的作用,包括支持金融机构和文化产业对接,通过贷本贴息以及构建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信息平台,进一步引导金融资本、社会资本进入到文化创意产业。”陈冬表示。

编辑: 孙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