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财大

您现在位于:
【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央财经大学:全员参与全方位引导学生成长
发布时间:2009-06-12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原文链接地址:http://www.jyb.cn/high/zjzz/200906/t20090606_279903.html

用心育人构筑师生和谐

“老师,我可以跟她一起做项目吗?”有天晚上,中央财经大学刘姝威教授刚从外地出差回到北京,打开电脑,她的聊天对话框就闪烁起来,跳出这样一句话。

“我一看就明白了,准是喜欢上一个女孩,想让我给他们创造条件。”刘姝威笑着说,她主持的中国企业研究中心常年有三四十名本科生参与学术项目,由于刘姝威平易近人,与大家打成一片,学生们遇到什么情感问题都会向她倾诉。

学术道路上的精神传承、成长过程中的真诚信赖、社团活动里的彼此鼓励,在中央财经大学,师生间互动融洽的事例不胜枚举,学校党委副书记侯慧君充满感情地说:“也许我们的大楼不够、大师和大家数量有限,但是通过这几年的努力,学校师生亲如一家,大爱溢满校园。”

学术育人 教授辅导本科生科研

2001年年底轰动财经界的“蓝田事件”,让刘姝威教授一举成名。当时她从上市公司蓝田股份的财务报告中发现这家公司实际已成为“空壳”,当即撰写了一篇800字的短文发表在《金融内参》上,一举粉碎了一个持续5年的股市神话。

在学术问题上立场鲜明、敢于直言的刘姝威,在学生眼中,既是情感生活中的益友,更是学业道路上的良师。

“财经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像银行、财会部门等都是经济犯罪高发区,如果缺乏良好的职业操守,容易一失足成千古恨。”刘姝威说,作为财经专业的教师,必须在教学中让学生意识到“暴利必有暴弊”,懂得“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做人道理。

刘姝威给大一本科生开设“模拟投资银行”课,由于她授课方式灵活独特,这门课受到了学生的热情追捧。2008年,全校1800多名新生,有980人选了这门课,气氛活跃的大课堂成为校园一景。

几年来,跟随刘姝威搞研究的本科生中人才辈出。2008年1月,黄一飞、王晓两名学生获得了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学校承担的国家大学生创新试验项目中,1/3的学生也都来自她的研究中心。

像这样“学术育人”的事例在中央财经大学还有很多。为了推动“教书”与“育人”的和谐统一,中央财经大学近几年推出了本科生综合导师制,让教授学者们深入到本科生中间,在从事教学科研的过程中,通过言传身教对学生进行学业和思想上的辅导。目前,各学院共有218名综合导师,占学校任课教师的近30%,辅导学生1500多名,覆盖面超过30%。

“以前我总觉得本科生不可能搞科研,是郝演苏教授鼓励我不要轻视自己,尽量去试。”该校首个受邀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宣读论文的本科生李若瑾深有感触。

“郝教授不仅鼓励我在学术上有所追求,更要求我注重个人的学术品格和职业道德。他常说的一句话是,‘总要有站出来说话的人’,即使为此遇到一些反对声音,但面对社会责任,决不能知而不言”。

最近,郝演苏教授荣获2008年度中国金融专家远见奖,李若瑾说,郝教授的言传身教,将对她的职业生涯产生深刻影响。

管理育人 教师争当学生成长导师

小林(化名)刚进入中央财经大学时,扎着耳洞、戴一只耳环,常常抽烟喝酒。可就是这样一个我行我素的男孩,大二时竟主动要求当班长,毕业后顺利进入一家银行工作,发生在小林身上的变化让许多人感到吃惊。

“其实这一切并不离奇,是老师的及时关注和到位的管理换来了学生的信赖。”作为小林的成长导师,社会发展学院心理学系的苑媛老师微笑着说。

社会发展学院是中央财经大学最早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院系之一,教师除了教学、科研之外,还要承担一些学生管理工作,学院每年大约有60名新生,按学号依次分配给学院的30名教师进行辅导,苑媛对小林的关注从一堂心理学课开始。

“在一个课堂互动环节上,我注意到小林坐在教室最后一排,满脸写着桀骜不驯,我就特意走过去问了他一个问题,他回答之后,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对他说:‘你冷酷的外表下面其实有一颗柔弱的心’。”苑媛回忆说,当时小林没说什么,只是表情发生了细微变化。

大一下学期的一个深夜,苑媛突然接到了小林的电话。“老师,我觉得特别孤独,就想和您说说话。您是第一个理解我的人。”喝醉酒的小林在电话那头哭泣。

在一次次的交谈中,小林逐渐吐露心声。

原来,父母不和、家庭暴力,让少年时期的他承担了太多的伤痛。所幸的是,在人生的关键阶段,他遇到了苑媛这样一位富有爱心的导师。

“成长导师就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在苑媛看来,刚入学的大一新生面对一条崭新的道路,往往容易迷茫、盲目,当他们面对诱惑的时候,需要有人伸出手去扶他们一下,这正是成长导师的意义所在。

从2005年起,中央财经大学尝试推出了本科生成长导师制,鼓励全员参与到育人工作当中。“特别是我校的大一新生安排在上庄校区,离校本部比较远,缺乏校园文化传承,设置成长导师能够帮助学生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对于教师来说,这也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良性互动过程。”中央财经大学党委副书记侯慧君对此深有体会,在繁忙的管理工作之余,她每年都亲自辅导四五名新生。

网上征集教师、师生双向选择,新颖的方式吸引了不少教职员工跃跃欲试,4年下来,志愿担任成长导师的人数如滚雪球般增加,现在已达462人次,覆盖20个本科学院的1400多名学生。

服务育人 后勤部门问计学生

这两年,中央财经大学的学生发现了一个有趣现象:很多以前不和学生打交道的部门,现在也改变了方式,主动向学生征求意见。

“比如资产管理处,采买桌椅板凳、宿舍卧具的时候,都会事前征询大家的意见,甚至会考虑到体育类专业学生的身高问题,和过去直接拍板的做法大不相同。”学生处处长朱凌云说,每学年学校还召开听证会,校领导与后勤集团负责人到会听取各班负责人的意见,并在会后通过校园网对会上反映出来的问题逐一解答,尽量让学生满意。

“我们学校有两个食堂的餐饮卫生等级达到了卫生监督局制定的A级,比肯德基还要干净呢!”即将毕业的保险学院学生杜娟笑着说。

服务观念和服务质量的转变,同样来自于学校对于全员育人的积极推动。2005年,学校开始酝酿建设全员育人工作的考评体系,并在2006年首次考核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如今已经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三套考评指标体系,分别针对教学单位、职能部门和教辅、服务单位进行考核。

2008年年底,第二次全员育人工作考核在中央财经大学拉开序幕。全校29个教学单位、19个职能部门以及6个教辅单位参与,涉及1338名教职员工。

单位自评、网上展示、考评小组实地考察、委员会评价,4个环节一丝不苟地实施下来,历时整整2个月。每个考评小组里除组长、组员外,还有2名学生代表。“育人工作的最终对象是学生,对于学生的意见我们非常重视。”侯慧君说,考评小组会分别召开师生座谈会,如果学生有反对意见,实行“一票否决”。

在这次考核中获得“先进”的商学院,有一个由学生创立的“KAB创业俱乐部”颇受好评。“在做创业俱乐部的过程中,学院一直是我们最强有力的支持者。”创业俱乐部负责人李买山说,去年他们争取一个叫做新街社的项目,党总支副书记李飞霞老师专门安排同学们在她的办公室写计划书,不厌其烦地针对每一个细节跟大家一起推敲,最后,俱乐部成功争取到了这次近距离接触商业项目的锻炼机会。

“现在的学生都是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中出生、长大,我们要提供符合这一代年轻人需求的成长和教育环境。”侯慧君说,学校下一步目标是在前两次全员育人考评的基础上,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全员育人制度建设与指标体系建设,真正实现“人人是育人之人,处处是育人之地”。

编辑: 孙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