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财大

您现在位于:
【中国文化报】魏鹏举:对中国文化产业投融资实践发展的警示
发布时间:2009-08-25 来源:中国文化报

中国文化报 2009年7月3日 《眺望文化产业下一个发展周期》

我们的期待

本刊编辑部

从去年开始绵延至今的金融危机,使得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成为整个社会的共识和必然选择。在此背景下,经过30年改革开放的积累,特别是经过近10年的发展,中国的文化产业能够发挥怎样的作用成为目前社会关注的焦点。

在这种关注的背后,我们应该指出,一方面,作为独立的经济形态,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与整个社会的期待还有巨大的距离,诸如,面对巨大的社会需求,我们的文化产品还是稀缺的,文化产业的经济价值尚未得到充分的彰显;另一方面,中国文化产业自身的发展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挑战和获得更大话语权的诉求,诸如,产业的弱小状态和产业自身蕴含的能量,以及产业升级的要求与从业者素质和能力的矛盾尚无毕其功于一役的解决之道。与此同时,伴随对“十一五”期间文化产业发展历程的思考和总结,有关“十二五”规划的起草与研究正在成为各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

如上所述,无论是在时间还是空间上,不期而遇的金融危机不仅为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实践设下了一道分水岭,更为下一个阶段文化产业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考触点。因此,中国的文化产业研究界应该做出怎样的选择和回应,无疑是无法回避的一个重大课题。

有鉴于此,6月20日至21日,由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在北京共同主办的“中国文化产业三十人论坛”也就具有了别样的意味。正如主办方人士所表达的:“中国文化产业三十人论坛”名字的提出,更多是为了凸显学术研究的客观性,力争从另一个立场,强化学术话语权的力量,为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奉献智慧。而“三十人”只是一个概念和符号,绝不是一个固化的数字。因为,快速发展的中国文化产业需要不断创新,而中国的文化产业研究更需要不断汰旧换新。

为了能在这样的时间节点上,给学界留下一点记忆,给读者提供更大的思考和想象空间,本刊特摘发部分专家学者在论坛上的发言。他们观点不一定全面准确,但他们在发言中对下一个文化产业发展周期的建议和思考,以及对未来文化产业发展前景的美好期盼,无疑反映了学界和业界的心声。同时,恰恰也为下一步文化产业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考路径。

我们如此期待。

文化产业投融资需要警惕的问题与建议

当前,我国文化产业的相关投融资活动日益活跃,财政对于文化产业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可以预见,在“十二五”时期,资本对文化产业发展的作用必将更加突出。也正因为这样,我们需要对当前文化产业投融资实践中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做好预警性的研判。

一、财政资金的配置存在“损不足以奉有余”的问题。

与市场优胜劣汰的资源配置机制不同,财政作为强制性社会资源配置活动,主要是起到弥补市场失灵,弥合社会差距,实现社会公平与共同发展的作用。

目前,我国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中的财政资金分配与市场资源配置之间还没有形成良好的互补与制衡机制,其问题主要表现在:效率优先,公平缺失。

因此,产业性的财政资金需要优先孵化、培育和扶持那些具有基础性或市场失灵情况的文化行业或项目,建立财政的产业资本引导机制,孵化和培育中小型文化企业。

而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是,财政资金往往更容易被那些具有体制和市场双重优势的强大的文化企事业单位或文化项目所获得,而那些盈利描述较弱、具有溢出效应的文化产业项目却往往在竞争性的申报评审中被无情淘汰。

二、相关资本市场存在某种程度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文化产业急需与资本市场对接,但由于我国现阶段文化产业投融资的一些基本的风险机制还没有形成,比如评估、监价、担保等一系列中介机制尚未真正有效建立,文化产业相关资本市场在实际运行中,投机性的资本可能比投资性的资本更有积极性,这种“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颇令人担忧。

其一是通过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所进行的文化产业投融资活动,已经取得不少的进展,但问题也很大。银行借贷需要有效的质押,一般认可的有效质押为土地、设备等“硬”资产。而文化产业的核心资产往往是创意脚本和人才等,这些基本都属于“软”资产或者说是无形资产,所以难以作为借贷抵押向银行融资。

其二是直接投融资方面,当前颇受关注的就是创业板,文化创意类的企业被寄予厚望。但许多经营有方的文化创意类企业其实还没有为上市做好准备。为避免上市后企业运作和行业内长期形成的潜规则形成冲突,比较稳健的企业也许会保持低调。与此同时,一些投机性的资本则会想办法贴上“文化创意”的标签,打概念牌,迎合政府和社会期望,借机上市,而那些真正的文化创意类企业却可能被挡在门外。

其三是非证券化的资本市场,比如国内首家文化产权交易机构——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近期已经正式挂牌成立。这是我国文化产业投融资的一次重大进展,对于盘活国有文化资产,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具有显著作用。但令人担忧的是,以“文化资产”名义进行交易的,会主要是国有文化部门的土地、房屋、设备等“硬”资产,而“软”资产则可能被免费搭售,从而合法地造成国有文化资产的流失。(魏鹏举,中央财经大学文化创意研究院执行院长、副教授)

树立可持续的合理化构建理念

对于正处在“工业化中后期”和“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关键时期”双重节点上的中国文化业来说,如何利用经济危机导致宏观经济环境变化的机遇,实现文化产业在下一个十年更为健康的发展,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任务。

文化体制改革依然是发展的主要动力。在文化产业发展从第一个十年走向第二个十年的关键时机,我们需要对我国文化体制改革进行整体的评估。这里需要弄清三个问题:

首先,“文化体制”的含义及其历史形成过程。“文化体制”这个词在英语世界是不太容易被理解的,替代性用语是“文化政策”,而西方文化产业学者认为,“文化政策”一词实际上包含基本制度、管理体制、文化政策三个层面的内容。出现这个差别的原因很简单,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在几百年前的工业革命初期,在现代印刷技术基础上,已经完成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以出版和言论自由为主的、对个人文化权利“消极”保护的基本文化制度;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现代通讯和广播技术的出现,发展出了以国家干预为主要特点的、对个人文化权利“积极保护”的文化管理体制;而到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随着数字技术的出现而开始大规模地“放松管制”和文化政策创新。因此,“文化政策”在狭义上可以指上述第三阶段的文化政策,而广义上,可以指整个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制度创新的三种形式。

其次,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文化体制的性质以及改革的实质。现代文化管理体制是在对广播事业实施“公共管理”和“积极的国家干预”的过程中形成的。我国的文化体制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开始的文化体制改革,实质上是向市场经济基本文化制度的回归。

第三,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目前具体表现为,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进入“基本经济制度”建设的阶段,而文化体制改革还没有提出“基本文化制度”的目标模式,还处在从文化政策调整走向政府管理体制调整阶段。

改革正在进入“深水区”,这个时候特别需要讲究战略、战术和方法。我认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方法——渐进式改革是唯一可行的改革方法。我们可以在文化体制改革方面更加科学化和理论化,称之为“可持续的合理化构建”。具体说就是,以市场经济发展为基础,以发展需要为主导,以可操作性为目的,有序推进,持续演变,始终保持“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一致的“适度张力”状态。(张晓明,中国社科院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文化产业研究者的责任

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近年来,文化产业的研究取得了不少可喜的成果。但必须保持清醒,文化产业研究工作还刚刚起步,文化产业距离成熟的学科还十分遥远。展望“十二五”,文化产业的研究者有五个方面的工作亟待加强。

一、文化产业应该有更加科学的分类。2003年,国家统计局为开展全国文化产业统计普查,提出了文化产业的概念和分类标准,使文化产业第一次有了全国性的统计数据。但另一方面由于文化产业包括众多行业,与其他制造业、服务业的边界不清晰,各地根据自己的特点,对文化产业的内涵进行了不同的界定。这本身无可厚非,却对文化产业统计带来了不统一的问题,也给文化产业研究工作带来了难题。在未来几年里,对文化产业的内涵进行更科学的分类,是文化产业研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十分紧迫的一个问题。

二、对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应该进行分门别类的评估。目前,政府部门和学术界对文化产业大都是笼统的分析。比如,在谈到金融危机背景下文化产业逆势上扬,往往仅列举一两个行业作为例证,其科学性有很大的疑问。因此,建立文化产业分门别类研究体系,对文化产业提供更为完整正确的研究谱系,是推进文化产业研究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三、不断推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原创性理论研究成果。迄今为止,我国文化产业研究工作基本上还是处在追踪国外文化产业最新研究成果的状态中。借用国外先进理论在任何时候都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应该立足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实际,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原创性研究成果。这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产业学术研究是否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

四、建立完善的中国文化产业案例库。文化产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产业,必须要有大量的案例作为支撑。仅仅注重理论上的探讨,或仅仅通过举例来证明一个观点、一种现象都是缺乏说服力的。目前,文化产业的案例不少,但许多案例缺乏客观性,存在着把案例等同于典型经验介绍等问题。因此,建立完善的中国文化产业案例库,是推动文化产业研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五、研究基地和研究中心应各具特色。随着政府、高校、研究机构对文化产业重视,各种研究基地、研究中心蜂起,与文化产业教学有关的院、系、所也不断出现。这是可喜的事情。但特色不明显、课程设计雷同、核心研究成果或核心课程不明确的问题也十分严重,造成资源的浪费。

上述五个方面的问题几乎是所有新学科出现之初,都难免会出现的。我们需要做的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去解决这些问题,这是文化产业研究者应该承担的历史责任。(祁述裕,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部副主任、教授)

文化产业发展的“两极化”趋向

可以预见,未来十年的中国文化产业将在内容生产、生产方式及消费市场三个方面呈现“两极化”发展趋势。

一、文化产业内容生产的两极化。这是文化产业发展“内容为王”定律决定的。未来十年,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将由支撑文化产业发展的文化产品的内容来决定。综合分析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发展状况,我国文化产业要进一步增强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文化产品必然会出现国际化和民族化的两极分化。

经济全球化,决定了我国文化产品在内容生产上必须秉承普世价值观。对文化商品属性的认同成为文化产业“走出去”的前提。十六大强调了我国文化产品所具有的双重属性,在理论上对长期以来文化产品只是宣传品而非商品的立场给予了否定。在这一背景下,文化的商品属性得到认可,提供了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向国际的现实性与可能性,从而使中国文化产品的内容生产将更加符合人类共同的文化需求,也将会使产品本身因为文化的认同而更具有国际竞争力。

文化的多元性决定了我国文化产品内容生产在国际竞争中制胜的法宝是本土化和民族化。在文化多样性的时代赢得市场,需要以凸显本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特色为支撑。

文化产品的差异化是其竞争力的另一个重要源泉。在文化全球化的趋势和压力下,差异化文化体验越来越成为人们产生文化消费冲动的重要诱因,也是构成整个文化产品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保持文化产品的特殊性、差异性和民族性,是增强文化产品竞争力的另一个重要保证。然而,需要强调的是,过度“民族化”也难以在世界市场上获得认同。过分“文化自恋式”的产品生产或许只能在小范围内产生一定消费力,但是就文化输出而言,则需要在本土化与全球化之间找到一个生态平衡。

二、文化产业生产方式的两极化。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未来十年文化产品的生产方式必将呈现出科技化和传统手工化两极分化趋势。科技化就是在文化产品的生产方式上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吸纳各种高科技技术,运用于文化产品的生产上,使文化产业发展成为一个新兴的科技化产业。只有这样的产业,才能赢得市场竞争的优势。而随着国际市场的进一步开发,文化消费需求的多样化,以传统手工技艺为主要生产方式的文化产品,是国际化市场的特色产品,也是真正具有竞争力的文化商品。

三、文化产业消费市场的两极化。未来十年,我国文化产业的消费市场,将呈现出“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共同注重的两极趋势。

大力引导和激活国内市场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立足之本。一城一地、一国一方,其文化产业发展,都必须以引导和激活国内或本土文化消费为前提。一方面,国内市场或本土市场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试金石,文化生产是否能够立足,是否能够赢得市场的认可,都会在国内市场或本土市场上显现;另一方面,国内市场或本土市场是文化产业成长的基点,是文化产业发展壮大的源泉和土壤。

(范建华,云南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云南省文化厅副厅长、研究员)

“十二五”文化产业的三大特征

版权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之一。版权问题的解决,不仅仅是现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问题,也是“十二五”期间文化产业能否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

随着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版权必将产生更大的辐射效应。在传统的版权保护与新文化产品“无障碍流通”上,如何平衡创造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利益?如何通过法律层面的措施去协调这对矛盾?特别是“十二五”期间,我国将有大量的文化产品走上国际舞台,传播中国文化,那么在与国际接轨中,如何利用国际规则保护我国版权不受侵害,同时又能抢占国际文化市场?上述问题都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

改革是文化产业发展的直接动力。“十二五”将是文化体制改革的攻坚阶段,将有大批文化单位进入市场,实现属性的改变。不论是其社会职能的重新定位,还是打破旧有运营体制的创新,这批新兴的文化企业将逐渐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改制的重点将从简单的“改革旧体制”转为“培育新典型”。文化产业“十二五”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努力培育和发展一批实力够强、规模够大、竞争力够强的具有国际视野、能够直接参与全球竞争的文化企业。

融合是文化产业业态创新的重要动力和催化剂。“十二五”期间文化产业的第三大特征就是文化与科技共舞,传统与创新共融。

科技创新催生了动漫、数字音乐等新型文化产业业态,同时也孕育了以新媒体为代表的新型传播渠道。

“十二五”期间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传统文化产业形态与数字技术的融合将孵化出更多的新型业态。这些新型的产业将有力地改变人们接触文化的方式和传统文化产业的盈利模式,特别是随着各种产业的交叉、融合与衍生,文化产业的形态将更加多元化。届时,文化产业的概念、分类都将面临一场社会性的革命。特别是传统产业与文化产业的嫁接,将有力地改变传统的产业结构。(范 周,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教授)

关注网络文化生产方式的影响

21世纪头十年,互联网的大规模普及使网络文化实现了历史性登场和爆发性增长,网络文化生产成为新世纪的标志。

以网络(包括电话网、电视网和因特网三网)为平台的新型文化电子商务消费模式,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深度,覆盖了文化产业的所有行业和领域,涉及了所有的文化产品生产和服务,形成新的网络文化价值链,诞生了新的网络文化生产方式。其表现是,生产主体使用的劳动工具由物品形态向电子形态转变,劳动对象由实物变为虚拟,人和自然空间的关系变为了人和数字空间的关系,生产力占有的劳动资料从实物变为了电子网络。虚拟世界的广泛应用,使人与人之间结成的相互关系,即生产关系也发生了深刻变化。

“十二五”期间,网络生产方式将成为社会生产方式的重要部分,网络文化生产也将成为文化生产的中心,这对文化的发展必将产生重要而深刻的影响。

网络文化生产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步伐相互融合,将成为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重要领域。网络文化产业与经济全球化相互交织,将对增强国家软实力带来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网络文化权利与公民权利相互促进,将对当代公民政治建设和文化权利保障带来重大影响。网络文化生活与现代消费模式相互推动,将对文化生态环境和文化体制机制带来重大变革。

因此,必须首先确立人民群众在网络文化生产和服务中的主体作用,发挥网络文化产业在扩大内需、增加就业和保障民生中的重要作用。其次,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市场环境,规范网络文化产业生产和服务秩序,加强先进文化产品的网上销售和服务,切实保障网络文化产业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第三,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地位,培育形成多层次的网络文化生产服务主体,提高网络文化生产和服务水平,统筹规划网络文化产业发展,制定网络文化产业统计指标体系。第四,推动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成为扩大出口的重要领域,增加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在对外文化贸易中的数额,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文化软实力。(赵红川,四川省文化信息中心主任、研究员)

充分认识传统、现代、新兴 三位一体的文化产业格局

可以说,传统文化产业、现代文化产业与新兴文化产业三位一体并存将是现阶段和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结构形态。

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不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最主要的存在空间,也是我国以农耕文化为主要内容形态、以手工业为主要生产特征的传统文化产业的主要存在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不仅是我国现阶段文化产业的主要形态之一,而且还是文化产业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多样性的最重要的来源。因此,书画业以及各种民间演出业和手工艺业,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产业最典型的、最富有市场活力的生命形态。这是最集中体现“中国特色”和“文化战略力量”的文化产业形态。

现代文化产业是以工业文明为基础,以大规模机械复制为主要生产方式的文化产业形态,包括现代出版业、广播电视业、电影业、唱片业、报刊业等,集中体现了工业文明的成果,也构成了现阶段我国文化产业的所谓“核心层”,占据着明显的主导地位,符合文化产业发展在工业文明阶段的所有特征,将长期成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内容和形态。

中国在肩负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历史任务的同时,又面临着信息化发展的现实要求,这就规定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道路和战略重组的“双重使命”:既要建构完备的以工业文明为基础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又要迎接信息化发展所带来的后工业化的挑战,大力发展以数字技术为核心手段、以新媒体为主要载体的新兴文化产业形态。虚拟文化经济和实体文化经济的体系性建构同时成为当代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产业建设的现实命题。正是这样的现实构成了当前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矛盾的丰富性。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中国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道路,应当实行传统的、现代的和新兴的三位一体、三者并举的发展方针,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条件和发展文化产业的要素资源禀赋,采取不同的发展方针、选择不同的发展战略,发展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只有这样,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调整和发展方向选择,才可能避免弊端。(胡惠林,上海交通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办公室主任、教授)

下一个十年文化产业的四点思考

为促进文化产业在下一个十年又好又快发展,有四个问题需要思考和讨论:

1.哪些行业是下一个十年文化产业的主要增长点?在我国,出版和广电占有绝大部分优质文化资源和文化市场份额,是社会财富的重要创造者,也是下一个十年文化产业的主要增长点。我国能否在下一个十年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再翻一番,达到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5%左右,关键在出版广电传媒业的发展。

2.什么才是改革的目标和步骤?吸取建国六十年来的经验教训,在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中,应当特别强调落实科学发展观、按文化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反对急于求成是,反对好大喜功。首先,应针对前一阶段文化体制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从法律法规和政策上加以完善。其次,已有的政策法规要落实到位,要加快文化集团内部企业化改造,着力解决政企不分、党企不分的问题,尽快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产业新秩序。在这种新秩序建立之前,提出“在三到五年内,培育出六七家资产超过百亿、销售超过百亿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大型出版传媒企业”的体制改革目标,很可能是更大规模的行政捏合。国外那些大型文化产业集团经历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自然发展过程,我们应当有自信和耐心拿出十年二十年时间,让每一个事改企的文化单位首先成为真正的企业法人,让文化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

3.文化是打造出来的吗?近年来,“打造”“工程”“基地”“园区”等经济建设术语成了文化领域的关键词。投入皆有名目,产出却疏于计算。一窝蜂、低水平、同质化,其结果必然一风吹。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主题公园、影视基地,如今还有几个在发挥效益?我们应当吸取前一个十年的教训,不要大搞文化产业园区、创意产业园区、动漫基地的运动,而应当把财力物力投入到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上,投入到建立高水平的公共技术平台上,为中国文化产业培育高质量的创造者和消费者,为有创意的中小企业和有才能的个人免费或低价提供技术支持。

4.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影响究竟如何?中国的文化产业总体上不是外向型经济,因而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可能相对较小。但是,文化消费的“内需”在缩小,中华文化“走出去”更不容易。在文化产业的很多行业,都不是在扩张,而是处在收缩,放缓脚步,反思、研究、调整、巩固、提高质量的时候。文化产业要想保持一定的增长,必须挤掉泡沫,让文化产品、文化服务回到它本来的价位,回到广大人民群众可以消费得起的价位。面对我国广大的市场和仍然不富裕的文化消费群体,薄利多销是我们最好的选择。要有科学合理的定价,要建立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定价机制。关键还是文化企业要拿出好的产品、好的服务,要从追求规模数量向追求质量效益转变。(谢武军,中央党校文史部教授)

编辑: 孙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