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财大

您现在位于:
【北京教育】华彩人生 心淡如菊
发布时间:2007-03-22 来源:北京教育(高教版)

编者注:《北京教育》(高教版)2007年第3期刊登了《华彩人生 心淡如菊--记中央财经大学博士生导师李健教授》,现将原文转载如下:

“学生不感兴趣,是老师教学最大的失败。学生的兴趣来自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大学教师要充当好导学者和助学者的角色。”中央财经大学李健教授从教20多年来,坚持以学生为本,创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她主持的“货币银行学” 教程是首届国家精品课程,她亦是第一届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

李健教授1983年起任教于中央财经大学,现为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金融学系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和博士后流动站指导教师,兼任教育部高职高专经济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国金融学会理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她是北京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北京市优秀教师,获得9项省部级以上教学奖励。

李健教授的学术功底非常深厚。她积极投身于学术研究和中国经济、金融体制改革,近10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科研课题6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个人独立出版专著2部,主编研究专著5部,科研成果中获得国家级奖励1项,省部级奖励12项。

悉心教学 倾力打造国家精品课程

作为博士生导师的李健教授,在承担了大量科研工作和研究生培养任务的同时,一直坚持为本科生上课,为本科教学倾注了大量心血。在她看来,大学老师不管拥有什么职称,教学都是应该做的基本工作。教授应以三尺讲台为根基,直接面向本、专科生传承人类的文明与知识,为垫厚大学生的理论基础、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不懈耕耘。她常说:“大学教育中本科是最重要的基础教育,也是每个人一生当中最重要的一个学习阶段。教授的正业是教书,其社会贡献不限于自己著书立说,更为深远和重大的价值体现在所培养的学生身上。”

李健教授为本科生开设的“货币银行学”是首批国家精品课程,在校内外有很大影响。她在校内的主讲好评如潮,学生们通过BBS将她评为“最受欢迎的老师”;她在中央电视台教育频道每年播放的讲课录像深受中央电大师生的喜爱,被推选为“优秀主讲教师”;她主编的教材在中央党校系统发行逾百万册,被评选为“优秀教材”。这些荣誉的背后,是她的倾心投入和大量付出。她主持的这门课程,教学体系和教学大纲总是处于动态更新之中,教材系列也是几乎每年一次修订,课程网站不断充实、完善。她和她带领的团队构建了“多维-立体-交互”式教学平台,引入现代化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学、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借助网络技术和精品课程网站,突破了时空限制,实现了有形课堂与网络课堂相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辅导相结合、教师授课与师生研讨相结合、精读指定教材与泛读扩充性资料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同时,他们还在探索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和教学考评等多方面做出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李健教授认为,在大学教学的定位上,教师应该是导学或助学的角色,教学理念应该从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大学学习最重要的不是知识本身,而是获取知识的能力。即使在传统课堂教学中,讲解专业基础理论的目的也是帮助和引导学生学习,教师应该着力为学生主动自学提供指导、帮助和参考性的意见,而不是让学生被动地跟着老师学。因此,在她的课堂上,学生可以提问,老师根据学生的要求讲课;老师也会设问,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同时,她还巧妙地应用课堂外的教学指导,通过提出问题、提示思路、激发兴趣、引导查阅资料、组织课外研讨、批改作业论文等方式,来强化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思辨性,增加教学的广度与深度。她一直都在为培养学生终身受用的自学能力和质疑、探究、求解问题的能力而不懈地探索。

每学期按规定上李健教授的课的本科生是100多人,但是学校每次都得安排300人的教室,就这样,教室依然被前来旁听的学生、年轻教师挤得满满的。

精心传道 是严师更似慈母

如果说李健教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本科生的综合素养和理论基础,那么,她在指导研究生的时候,更侧重培养研究生品德和研究创新能力。

李健教授非常注重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她对学生在品德方面的要求近乎苛刻,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做事先做人”。 她赞赏一切真善美的事物,要求学生树立牢固的法制观念和对社会的责任感。她会抓住每个小细节教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专业理念,对学生的进步和优点及时褒扬,而一旦发现学生的不足则会严厉地个别批评。在她对学生提出必须完成的任务中,还有一个每天不少于半小时体育锻炼的要求。她倡导学生们在体育锻炼中磨练意志,强健体魄。

在学术上,她为自己的每一位研究生量身制定了指导计划,有步骤地安排学生的学习、研究和工作,因材施教,适时地给予指导,尽显了一个好园丁的技艺。每学期的期初,她会和学生一道,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出一个本学期发展计划;期中,她和学生们讨论计划的执行进程,督促学生完成计划;期末,她会深入了解计划的最终执行成果,了解学生本学期有哪些收获和哪些不足,下学期应该在哪些方面改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知道了该怎样学习,该怎样系统地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

李健教授常对学生说,学术研究来不得半点虚伪,更不能急功近利。做学问必须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她以身作则,对待学生的作品更是一以贯之地给予认真指导,学生们谈到这里总是很赧颜。因为无论是开题报告、还是毕业论文或课题研究成果,从李教授那里返还的时候,总会有很多的批注,大到对文章的思路脉络、谋篇布局、方法路径的意见,小到一个错别字、一个标点符号的斟酌,从来都是那么仔细地修改,不放过一点错误。于是,在潜移默化中,学生们被老师那种严谨踏实和精益求精的学风所感染。

李教授对待学生的慷慨、体贴与关爱总让学生们感动不已,她不仅是严师,更像一位慈祥的母亲,无私地给予学生们博大的爱。她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情况,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倾听他们的心声,并给予及时的点拨。她从一开始带研究生就定下了严格的拒不收礼的规矩,逢年过节时最高兴的是收到一张写着祝福与学生签名的卡片,而她自己出差回来总会给学生们带回当地的特产。她的科研经费支出中最大项目是付给学生的研究经费。要找学生的时候,一般先拨打学生宿舍的固定电话,或者给学生发短信,而不会直接拨手机,因为她考虑到了学生们接手机的费用……她总是站在学生的立场,站在学生的角度,实实在在地为学生们考虑。

李教授的一位博士生在毕业答辩的前10天,收到了母亲病危的通知书。她一边为母亲的病心急如焚,一边担心着毕业答辩的事情,她本以为只能推迟毕业了,但没想到李教授让她安心地去照顾母亲,毕业论文的最后校改和装订工作由老师来完成。不仅如此,李教授还每天都给她打电话,鼓励她、安慰她,帮她度过了人生最艰难的一段。

这样的事情太多了,学生们说不完、数不尽,他们只知道,李教授将大部分的时间都献给了教育事业,将大部分的精力都给予了她的学生。她与学生们在一起的时间,远远超过了和女儿、爱人、父母在一起的时间。

几乎每天,李健教授的研究生们都能和导师见面,导师的办公室也成为了学生们的“工作室”。大家每天在这里聚集,聊学习、谈研究、话人生,于细微之处沐浴导师春风般的谆谆教诲。“我最关注的是你们的幸福”。这是李教授常对学生们说的一句话。她很在意学生的幸福感,但她强调的这个幸福不是建立在功名或物质之上,而是来自于身心的健康、工作的成绩和家庭的和谐。她传递的是一种乐观向上而又自然恬淡的人生观。在李教授的影响下,学生们想得比较多的不是找一个多挣少干的工作,而是如何提升自己,如何胜任工作,如何做一些有益于社会的事。

用心钻研,勇攀学术高峰

李健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为货币、银行和金融市场。她做研究从来都是学风严谨,实事求是,心无旁骛,求深求真。她主持的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采用实地调查的务实研究方法获得了大量的一手资料,通过深入研究主编了《加入世贸组织与首都金融业的发展》一书,对我国加入WTO以后,北京金融业的发展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提高了我国地区金融发展的研究水平,得到了有关领导和部门的重视与好评。她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研究项目“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中的宏观管理问题研究”, 从宏观层面和整体经济的角度对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进行了多方位的研究,对改革目标、实现路径、功能定位和组织定位等重大问题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其主要观点和主张与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进程完全吻合。她主编的专著被《金融时报》和《现代商业银行》等刊物大力推荐;她发表在《财贸经济》上的学术论文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并被一些相关研究文献和博士论文广泛引用。她主持的教育部“中国金融结构问题研究”项目通过对金融结构的形成、变迁及其效应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建立了相对完善的金融结构理论体系;从理论上深入研究了金融结构合理性的评价角度,首次设计出了衡量金融结构的指标体系;在对中国金融结构的现状进行全面而精当描述的基础上,探讨了调整和优化我国金融结构的目标模式和途径步骤;首次提出了以结构调整为重点推进中国金融发展的理论和主张。该项目的成果《中国金融发展中的结构问题》2006年获得北京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李健教授带领的金融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近年来学科建设成果显著,无论是国家精品课程、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还是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等,圈里人都深知她为之呕心沥血的付出,而她却把这一切都归功于团队的精诚合作和共同奋斗。

李健教授曾对学生说,她真希望能在周末撒满阳光的阳台上静静地看会儿书。心素如简,人淡如菊,李健教授充实而认真地书写着她的人生篇章,在璀璨的光环下面静静坚守着那份恬淡与安宁。

教书育人,一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词,却是对中央财经大学李健教授最真实的写照.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在学术腐败司空见惯的教育界,李健教授以自己的亲历亲为,告诉人们好教师的标准不是职称高低,工资多少,项目大小,而是最简单的是否能做到教书育人.这四个字看似简单,却需要花费大量的心血,用心去做.让我们走近李健教授,用心去了解这位教书育人的典范。

编辑: 孙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