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财大

您现在位于:
【第一财经日报】郭田勇博士论2006年中国金融改革
发布时间:2006-01-05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2006年是“十一五”时期开局的第一年,也是加入WTO后中国金融业过渡期的最后一年,前者需要进一步发挥金融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后者需要金融业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运营和管理水平。两者的实现都有赖于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因此改革仍将是2006年金融业的主旋律。结合前不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笔者认为2006年的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应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市场功能

过去的一年,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取得了很大进展,建行、中行、工行已相继完成了股份制改造,建行已在香港成功上市。应看到,国家采取注资、剥离不良贷款、引进战略投资者等措施的目的就是要使国有银行建立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即以“物理变化”促“化学变化”。可以说,能否建立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既是国有银行改革的核心,也是衡量国有银行改革成败的标志。因此,2006年要进一步深化国有银行改革,规范法人治理,建立起有效的绩效激励、风险控制和资本约束机制,将国有银行打造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市场参与主体。

同时,要适时启动中国农业银行的改革,继续推进符合条件的国有银行在境内外上市,发挥资本市场对国有银行经营管理绩效的评价作用。2006年,还要继续深化政策性银行改革、规范证券经营机构运作、建立现代保险企业制度、稳步发展多种所有制的中小金融企业等,各类金融企业的改革都应围绕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这一重点来展开,要加强内控机制建设,强化审慎经营的理念,稳步提高金融企业的资产质量、盈利能力和服务水平。

功能完善的金融市场表现在能够满足不同主体的投融资需求,促进储蓄向投资的转化,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经济结构调整。首先,股权分置问题是长期困扰我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制度性障碍,针对这一问题的改革在2005年已开始并取得初步成效,2006年的资本市场发展要在巩固前期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深化股改,在规范和发展主板市场的同时,推进中小企业板的发展,分步建设创业板市场,改革企业债券发行管理制度,不断拓展债券市场的功能。

其次,2006年要进一步完善货币市场的功能,不断增加货币市场的参与主体与交易品种,以发展农产品和战略性资源商品为重点拓宽商品期货市场的品种,并着手推动期货、期权、外汇远期、掉期等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发展。

第三,完善的市场功能是靠基础性制度来保障和实现的,因此2006年还要标本兼治、继续加强金融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要进一步完善金融市场发行、交易和清算规则,发挥征信、评级、会计、审计、法律、咨询等市场中介的作用,加强和规范信息披露,提高市场透明度,建立和维护安全高效的登记、托管、交易、清算系统等金融市场基础设施。

完善金融监管体制和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

应看到,在2006年我国全面开放金融市场之后,综合经营将是提高我国金融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金融机构正通过金融控股公司等组织形式,在不同的层面上进行综合经营和金融创新,同时金融机构经营中蕴涵的风险也较大。为适应这种状况,2006年要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体制,加强监管协调,提高监管效率。

首先,要继续强化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的监管方式,建立金融机构稳定的资本金补充机制和不良资产冲销机制,保持动态性和持续性监管,建立区别金融机构不同风险状况的监管校正机制和激励机制。

第二,针对当前金融业综合经营和金融创新的形势,2006年应考虑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一行三会”之间的协调机制,研究对金融控股公司等综合经营机构的有效监管制度,加强对跨市场金融产品的风险监管,以达到既防止监管真空、又避免监管重复的目的。

第三,2006年还需进一步规范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通过建立和完善风险预警机制、危机救助机制和市场退出问责制度等,淘汰无竞争力或恶意经营的金融机构,防止金融风险的过度扩张。同时,为保护金融消费者利益和维护金融体系稳定,还应在完善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和保险保障基金的基础上,加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稳步推进利率和汇率制度改革深化农村金融改革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利率和汇率制度已成为影响资本与商品等生产要素流动的重要因素。2006年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要致力于建立健全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利率形成机制,进一步推进贷款利率市场化,引导金融机构提高贷款定价和风险管理的能力,并考虑从大额、长期存款入手渐次放开存款利率。2005年7月,我国已成功进行了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形成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2006年要根据市场发展状况和经济金融形势不断巩固和完善这一制度,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同时,要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有选择、分步骤地放开对跨境资本交易活动的限制,逐步推进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可兑换的进程。

“三农”问题是全国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2006年要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继续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探讨和建立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共同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模式。首先,要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并使之成为有可持续发展能力、主要服务于农村的金融企业,同时也要发挥国有商业银行对农村经济的支持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推动农业银行改革。第二,要继续完善和发展农村政策性金融和农村保险,研究和试点小额信贷组织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形式,开发新的农村金融产品。第三,要引导和规范民间借贷和地下金融活动,在控制风险和抑制负面效果的基础上,发挥民间金融对活跃农村经济活动、满足农户借贷需求的正向作用。(

编辑: 孙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