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学校实际,在总结和调研基础上,构建系统制度体系,形成长久运行机制——整体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后,真正把握好文件精神,将之落到实处,应结合学校实际,在总结过去经验和深入调研基础上,构建系统制度体系,形成长久运行机制,整体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形成整体贯联与沟通流畅的制度体系
制度的创新和调整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面实施的保障。我们要着力做到一些创新,形成整体贯联、沟通流畅的制度体系。
第一,建立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一套科学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思想政治素质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全面发展结合起来,才能把思想政治教育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第二,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专项基金。
学校应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专项基金制度,以加大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经费支持。
第三,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工作部门“定期联系会议制度”。定期召开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与校学生工作部、校团委、各院系之间的联系会议,研讨思想政治教育的热点、难点问题和教育方法、手段,交流工作经验,让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能够从系统的、全局的角度,认识和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从而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一个有内在联系的有机系统。
第四,建立党政干部“本科生导师制”。其目的是根据学生个性差异,实施因材施教,通过导师言传身教对其产生影响与指导。党政干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主体之一,有较好的政治理论素质,因此,将二者结合,发挥党政干部重要作用,充分利用优势资源,扩大对大学生的思想影响源。
形成主体完善与环境促进互动的推进体系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将大学生主体与其客观成长环境紧密结合,科学梳理,建构体系。
第一、加大心理素质教育,把思想政治教育与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结合起来。
学校应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不断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对于前者,一是通过正规的课堂教育,使大学生对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和理论有一个比较系统的认识和了解;二是进行有计划的心理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普及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而对于后者,则要向全校大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通过全校大学生心理档案系统、学校领导——院系——班主任——学生骨干/宿舍管理人员——学生本人构成的五级心理危机干预网络系统、专业心理治疗室(如箱庭疗法),来形成以普查为基础,筛查、干预、跟踪辅导一体化的工作机制。同时,应根据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特点,针对不同年级的需求,通过个体辅导和团体训练、编制生涯规划问卷、讲座和知识展板宣传等,对大学生进行生涯规划辅导。
第二、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体作用。
当代大学生信息广、思维活跃,创新意识、主体意识很强,应重视调动大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此形成一套有效的办法和措施。比如,采用项目化管理模式来组织学生活动,加大对学生班级和学生社团的支持和引导,重点扶持一批工作基础好、深受广大学生欢迎的社团,加大对学生自治组织的支持和引导,支持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校事务管理,等等。
第三、校园文化立体育人空间。
学校要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和对校园文化的总体规划和创新。
首先,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活动,把育人与提高大学生的学术素养结合起来。其次,学校通过教育情景的设计,如“教授寄语新同学”、“博士论坛”等,进行情景式教育。再次,采取广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特色主题教育。最后,通过规划校内各类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等举措,加强校园网建设,完善网络育人系统。
第四,构建大学生立体式社会实践活动体系。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要重视社会实践的特殊作用,完善社会实践总体格局,把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上升到一个新的平台。一方面,要根据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为不同年级设计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另一方面,通过建立一大批长期社会实践基地、专业教师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必要的支持和引导、学校必要的经费支持以及奖励,建立保障社会实践开展的运行机制。(作者系中央财经大学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