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财大

您现在位于:
【中国新闻出版报】毕业证书难打天下 传媒更缺复合人才
发布时间:2004-04-20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在激烈的报业市场竞争中,报业的竞争往往就表现在人才的竞争上。人才作为资本资源中一个最具活性的组成部分,越来越为各新闻媒体所看重。然而现实情况是一方面优秀的媒体人才难觅,另一方面我国大量的新闻院系的培养的学生却找不到自己理想的工作。开发人才资源,建造既大又强的现代传媒已经成为我们面临的日益紧迫的课题。

现实篇:普通新闻人才找工作越来越难了

新闻学专业的毕业生长期以来都是皇帝女儿不愁嫁,找工作的时候一般是看着别人面色越来越凝重,而自己却可以“等等看、再挑一挑”。但是在传媒竞争你死我活的严酷现实面前,各媒体对新闻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下面的一则招聘启事就典型的反映了这一点:

随着报社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和财经新闻报道范围不断扩大,本报现面向北京市高校和社会,诚招有志于从事财经新闻事业的各路贤达。具体条件如下:

一、拥护并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新闻纪律,恪守新闻职业道德,有志于从事财经新闻宣传事业;

二、2004年应届毕业生需具有财经、新闻、国际经济或世界史等专业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具备扎实的文字基础和较强的写作能力,具备一定的社科理论和较好的人文知识素养,年龄在28周岁以下;

三、非应届毕业生需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两年以上从事新闻采编、社科研究及相关工作经历,年龄在32周岁(含32周岁)以下;

四、身体健康,品行端正,思想敏锐;

五、具体待遇面谈。

有意者请将个人简历及相关证明材料寄至报社人事处。

这则招聘启事强调了一般媒体都会要求的几点:知识渊博,年轻力壮,还要有一定的工作经验。随着2004年毕业生招聘工作走向高潮和春季人才流动工作的展开,这样的招聘信息我们经常可以在报纸、网络上看到。

如果说2003年新闻专业的学生找工作时还可以挑挑拣拣,今年的毕业生可就没有那么怡然自得了,很多人只要单位还可以就得赶紧签了。中国人民大学是我国新闻人才培养重镇,往年该校毕业生一般不会为找工作发愁。可是今年不同,由于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行改革,两年制和三年制的180多名研究生同时毕业,所以竞争也是空前激烈。据传播学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小张说,到3月初为止,传播方向研究生正式签合同的尚不到三分之一。新闻学专业的就业情况就更差了,很多同学的眼光由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转向了本省的媒体。小张硕士读的是广告专业,读研之前在广告行业闯荡了近10年,在中国人民大学读研期间又一直在学校代课,因此她年前就经过了笔试、面试、试讲等环节,过关斩将,最后定下了一家大学。她觉得大学虽然工资并不很高,但是不用坐班,所以可以到社会上兼职,而且所教的又是自己喜欢的专业,因此没有“挑三拣四”就签约了。“我也想到新闻媒体工作,但是自己报考了新华社国内部,他们都没给我考试资格,其他媒体我又不想去,所以只好选择这所学校啦。”小张对于自己没能到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单位仍感到颇多遗憾。

南京大学毕业生小吴今年要比小张幸运一些,他得到了新华社的考试资格。他说报考部门不同,试题也不一样,参编部最重视编译能力、对国际事件的宏观把握能力,国内部着重考察对新闻事件的采访、写作能力。他考的是摄影部,所以试题内容相对简单。考试时间3小时,内容主要有翻译,包括英译中和中译英,还有新闻编辑。主要考察中英文写作能力和新闻写作初步技巧。小吴认为除了中英文功底扎实外,要通过这个笔试还必须密切留意国内外时事,因为考题大部分涉及政治经济时事,尤其注意一些特定名词的翻译,像联合国武器核查委员会,阿克萨烈士旅这些名词的翻译一定要准确无误,否则很可能影响笔试分数。

正在中国贸促会工作的新闻专业毕业的小张说今年他们那里的公务员竞争异常激烈,能够最后被选中的新闻专业毕业生一般要求年龄不超过28周岁、硕士毕业生,而且本科读英语专业的更受青睐。

北京印刷学院的硕士研究生小林今年参加了国家公务员考试、北京公务员考试和人民日报的招聘,但是最后都不成功,很热爱新闻专业的他不得不调整就业方向,目前他正在联系各出版社。

新闻工作需要渊博的知识、丰富的社会经验和灵活的反应能力,刚毕业的新闻专业毕业生很显然在这方面并不占优势。如果是自身优势比较明显,找到好工作也并不难。王先生20世纪90年代初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英语系,然后在天津一中学教授英语。1998年他考取中国新闻学院国际新闻专业双学士,毕业后紧接着又考上北京广播学院国际新闻专业硕士研究生。由于他对英语、新闻、教育都很有研究,提前一年毕业直接进入新华社从事港澳台方面的报道,目前他已经成为该领域比较有影响的记者。

思考篇:为何工作越来越不好找?

新闻专业是近年来高考的大热门专业,很多考生希望考上新闻系后能顺利进入媒体工作。但业内专家却指出,热门专业背后也存在就业隐忧,新闻院校毕业生人数的激增使媒体门槛不断抬高,大多数媒体的一般采编人员已经饱和。据复旦大学举办的中国传播学论坛透露,目前全国新闻院校在校生人数在10万人以上,而大多数受访的新闻单位都表示,一般的采编人员已经饱和,毕业生供大于求的情况十分明显。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新闻专业学生由以前的供不应求转变为好工作千里难觅,不仅有社会大环境的因素,也有新闻教育自身的问题。

思考一:新闻专业设置过多,没有区分点

中国新闻教育学会会长何梓华曾在复旦举办的中国传播学论坛上发言指出,我国的新闻教育事业发展迅猛,截止到2003年9月,在教育部高教司文科处登记备案的新闻学类本科专业点共有392个。中国新闻教育学会去年对已参加学会的新闻院校的在校生人数做过统计,110所新闻院校共有约50000多名在校生。再加上没有参加该协会的新闻院校和民办高校的学生,目前全国新闻院校在校生人数可能在10万人以上。在我国对新闻媒体进行整顿的情况下,新闻院校毕业生供大于求的情况十分明显。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黄之晓也指出,目前仅上海就有10多所院校有新闻学类专业,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他们的就业情况不容乐观。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时统宇副研究员认为,我国现在新闻学专业点的设置过多过滥,导致新闻专业的学生就业难度加大。

思考二:新闻课程设置与新闻媒体需求相脱节

美国著名新闻教育家贝蒂迈斯格说,今天的新闻院系培养的仍只是发掘和讲述新闻故事的能力,这样培养的学生很可能只会成为别人原创新闻和影视作品的剪贴员或包装工。我国新闻学传统的课程设置分为三部分:新闻史、新闻理论、新闻业务,主要包括新闻事业概论、新闻理论、中国新闻事业史、外国新闻事业、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报纸编辑、报纸评论写作、新闻摄影等,大多是技能的传授,学的成分很少。中国新闻教育由于是一个模式,所以缺乏层次,中专、专科和大学,甚至研究生,差别不大;另外,由于“重术轻学”,培养的人才后劲不足,根底不深,大多数只是一些工匠式的“编辑”、“记者”。然而,在目前的情况下,我国最不缺少的就是普通编辑记者。

与传统大学走的是以新闻为主的课程不同,现在很多大学如财经类大学、政法类大学就开始尝试让学生在学习新闻课程的同时把很大一部分精力用来攻克法律、财经等课程。例如中央财经大学的财经新闻专业主要设两类课程,一是新闻专业课,如新闻概论、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与评论等课程,目的是让学生有扎实的新闻功底;另一类是财经类专业课,如传媒经济、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实务、货币银行学、经济法等课程,这类课程消除了学生在财经新闻报道中最头疼的专业障碍。财经新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主要是财经类新闻媒体或各媒体的财经类报道栏目,以及各财经类企业的新闻宣传部门。根据市场需求来看,该专业学生很受市场欢迎。据用人单位称,这个专业的毕业生在工作时没有专业障碍,上手快。而没学过经济学的毕业生从事财经报道要两三年才能补上这个缺,不少人要在工作以后再修经济学专业。

思考三: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除了培养过程影响了优秀新闻人才的脱颖而出,报刊业的管理体制、经营机制和市场环境、社会环境的制约也是不容忽视的。

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留京指标、户口等也限制了学生的就业。很多学生本来能够找到不错的报社或杂志社,但是单位一句“来工作可以,户口我们解决不了”就把他们挡回去了。户口成了毕业生找工作时“说不出的痛”。今年即将毕业的北京广播学院电视专业的研究生小邓本来可以进一些影视公司,但是它们都不能解决户口。她说作为一个女孩子,自己可不不愿成为“漂”一族,还是先找一个能落下户口的单位心里踏实。到目前为止她已经拒绝了好几家公司,尽管它们待遇不错,自己也喜欢。目前她正在焦虑的寻找着能落下户口的单位,“没办法,只能是先生存后发展了。现在只要能落下户口就行不通,其他我都不想了。”小邓无奈的说。

应届毕业生找工作不如意,已经在中央一家财经报社工作五六年陈先生的情况也是不顺心。他工作的时间越长越觉得自己在经营管理方面知识的欠缺,他一直想读个MBA,但是单位领导怕他学成后“振翅高飞”,因此一直不允许他报考。

人才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重要创造者和传播者,开发报刊业各个层面的优秀人才是推动报刊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这个道理各个报社的领导都明白,但是如果要真正实行人才至上则“报报有本难念的经”。当前报刊业在某些方面表现出了人力资源过剩而另一方面大量短缺的局面,主要是受到了报刊业的管理体制、经营机制和市场环境、社会环境的制约。随着报刊业改革发展的不断推进,人才的重要性将越来越突出,人才的需求量也会越来越大。

追问篇:什么样的新闻人才最受欢迎呢?

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石峰在2月26日天津举行的2004报刊管理工作会议上指出,“报刊业是一个知识含量高、人才需求量大的知识密集型产业,没有高质量的采编队伍,就难以创造出代表先进文化、贴近读者需求的报刊产品;没有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就难以形成科学合理、充满活力的经营机制;没有经验丰富的经营人才,就不能开辟市场;而在我国报刊业改革发展的转型时期,我们还特别需要一大批政治素质高、业务知识丰富、既懂报刊经营管理又富有创新精神的报刊行政管理人才。”

新闻院校为我国的各个新闻单位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但是近年来各院校纷纷开设新闻类专业,导致毕业生数量大量增加。中国新闻教育学会访问了近40个新闻单位,大多数单位表示一般的采编人员已经饱和,他们现在需要的是一来就能马上顶用的高质量人才;需要既懂新闻又懂经济的媒介经营管理人才;需要除新闻专业外,还掌握另一门学科基本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中国报协行业报委员会会长吕华麟从行业报的角度说,现在报社已由过去比较单一的懂新闻、懂专业的采编人员结构向懂新闻、懂专业的采编人员结构向懂新闻、懂经营、懂管理、懂专业、懂金融的多种专业结构。当前行业报最缺的是专家型的记者、编辑和经营管理人才。要确立权威媒体的地位和发展报业经济,离不开这两类人才。

一、具有广泛社会资源的专家型记者最吃香

新闻竞争最终还要体现在内容上,如何才能在新闻资源相似的情况下作出别具一格的报纸呢?这就看采编人员的能力了。行业报编辑、记者要求对行业整体情况了然于胸,这就需要时间去培养。例如《中华合作时报》办了一个茶周刊,茶专业的毕业生在那里就成了香饽饽,他们特地从安徽农业大学招聘了一名茶专业的大学生来参与编辑茶周刊。“都市报培养一个记者也许三天就可以了,但是行业报三年都很难培养一名合格的记者。好不容易培养出来,他们干不多久就跳槽走了。”谈起行业报的状况,杨建平一脸的无奈。

现在有些院校也瞅准了这个市场空档,正在加强自己的特色方面努力。2003年7月,中央财经大学中文系的首批财经新闻专业毕业生被用人单位一抢而空。在新闻专业毕业生的市场需求饱和的情况下,为什么新闻师资力量并不占优势的中央财大的新闻专业专业毕业生却如此走俏呢?

中央财经大学中文系主任王强认为,中国的传播业正在快速的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关注经济的发展形式和投资方向,但是很多人对财经知识了解却不多。而对于受众来讲,财经媒体不仅仅是信息的传播者,而且还起着教育和培训的作用。这就要求财经媒体的从业者能写出准确的财经报道,没有一定的财经知识是无法根据经济的发展规律去报道财经现象的。而事实也表明,这种既懂新闻传播又懂经济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就业门路很广,今年首届毕业的40名财经新闻专业学生中,除了考研和出国占了25%以外,50%的去了媒体,如陕西、天津、重庆等地电视台,《工人日报》、《中国财经报》等单位。

二、懂经营会管理的人才最短缺

河南日报集团的程顺立、董林说,几年前不少报社老总常常感觉到,提拔一个采编部门的领导干部,对象满把皆是,就是再办几张报纸也够用;而找一个经营部门的领导干部,却两眼一摸黑不知用谁为好。出现这种现象,根本的原因就在于过去报社长期重采编轻经营,致使领导下不了决心,能者也不愿显露,经营骨干相当紧缺。

中华合作时报总编辑杨建平认为,他们报社有两种人才最难求:一种是懂市场、善经营的管理人才;一种是既有专业背景,又对所报道的行业有很深的了解,同时又有极强的采访写作能力的人。杨建平说,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报社既要讲究社会效益,还要讲究经济效益,尤其是在国家断奶的情况下,报纸的生存成了第一位的原因,所以既懂报业运作又善于经营的人才最短缺。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和中华合作时报这一党报、一行业报的情况是我国目前整个新闻媒体经营管理人才短缺的一个缩影。现代社会的企业目标是盈利。传媒行业虽然还要兼顾到社会利益,但是利润仍然是其生存的前提。面对市场经济带来的严峻挑战,报业人以强烈的责任感把加快报业经济发展列为报社的“生命工程”,克服和纠正重办报、轻经营,抓办报一手硬、抓经营一手软,办报“轮子”大、经营“轮子”小等倾向,树立大采编、大营销、大策划的观念,构建和完善整合资源、整合营销、整合优势,资源共享的报业经济发展格局。报业经营人才如此缺乏,究竟是何原因呢?

北京娱乐信报社长崔恩卿在清华大学举行的“2003年报业经营国际峰会”表示,国内报业经营人才的缺口是很大的。尽管报业经营有了一些起色,但基本上还保持着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大格局。他认为真正意义上的“媒介经理人”在中国传媒业中尚未形成。这主要因为:第一,报业的产业、产品属性没有完全得以开发。第二,报业还没有从事业单位的框架中彻底脱离出来。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喻国明也认为,目前国内无论是从新闻采编、还是从经营来看,平庸的占到多数,优秀的人才哪样都缺乏。他说,现在条件下,任何一个媒介想通过引进个人来形成核心竞争力,形成良性发展都不太可能。而那种能调动团队精神,能把人、财最有效地组合在一起的经营人才不多见。全国约有200多家大学设有新闻专业,但仍然以培养“内容生产”的对象为主,在媒介、报业经营方面的招生在比例和规模上都非常少,这显然和正在发展的媒介环境不相适应。目前国内报业中做经营的仍然只把眼光局限于报纸的内容,对报业仍然缺乏一种超前的、具体性的宏观把握。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崔保国分析说,因为目前国内从事报业经营的人主要是从一线记者转行而来,他们中绝大部分人没有系统地掌握经营方面的专业知识,因而他们对报业市场在经营理论的认识和分析上就显得有些单薄。

探索篇:新闻人才培养上下求索

国务院新闻办主任赵启正也曾在一个研讨会上说,在全球时代,中国需要建设一个强大的新闻业,使中国尽早摆脱在国际舆论中所处的劣势地位。中国新闻媒体不够强大原因很多,其中与中国缺乏优秀新闻传媒人才有关。为了改善这种情况,现在新闻出版总署和各个教育机关都在不断的摸索人才培养模式。

新闻出版总署作为一级政府机关已经把人才培养列上重要的议事日程。新闻出版总署署长石宗源多次指出要切实加强人才培养。石峰副署长指出,我们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管理机制,发掘、培养、使用更多适应于报刊业发展需要的行政管理、经营管理和内容采编方面的人才”。

据悉,新闻出版总署将在管理人才、采编人才、经营人才三个方面加强新闻出版队伍建设:一是在不断转变政府职能的过程中培养报刊管理人才,让更多政治素质好、了解报刊业发展规律、富有开拓精神的国家工作人员参与到报刊改革发展的重大决策中来,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吸纳他们的有益经验和创新思想,通过对人才的使用提高报刊行政管理的整体水平,使之与新时期报刊业发展的需求相适应。二是在建设先进文化的过程中培养报刊社采编人才,通过报刊评奖、新闻评奖活动,鼓励那些坚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富有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思想敏锐经验丰富的报刊社采编人员投身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事业,促进报刊产品的内容不断丰富、质量不断提高,与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相适应;三是在面向市场的经营中培养报刊经营管理人才,推动报刊社建立经营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机制,使社会资源向那些懂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倾斜,为报刊业的市场化经营提供重要的人力支持。新闻出版总署作为政府机关勾画出人才培养的宏观轮廓,而我国的各个新闻院校则在人才培养的具体操作方面进行不断探索。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吴廷俊认为,我国新闻教育经过了一个逐步摸索,不断改进的过程。早期新闻教育“无学可教”,主要为职业性教育和专业技能训练,1949年到20世纪90年代,新闻学教育的视野主要集中在人文学科,尤其是文学。90年代以后,各新闻院系根据使学生“知识面宽一点,适应面广一点”的思想,在教学中增加了世界政治经济国际关系、中国经济与市场、城市经济学、统计学和大众传播学、公共关系学、新闻事业管理、广告学概论以及计算机应用等类的课程。从1998年开始,清华大学传播系、北京广播学院新闻学院、上海大学影视传播学院、华中理工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等院系在培养学生的目标和方法与传统新闻院系有很大的不同。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敬宜说清华要培养新闻的“高手”。这个“高手”包括几个方面:一是要有对国家、对社会的强烈责任感、使命感,要自觉地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这种责任感基于对中国国情的了解,否则就失掉了根本,这一点特别重要。但目前新闻院校里教的东西与我们中国的现实有些脱节。这样培养出的学生,即使在学校里很优秀,走上新闻岗位也会很不适应。其次,作为新闻高手,应该有丰富的学养,就是各种科学文化知识的综合。新闻工作不要求你成为每个领域的专家,但知识要丰富。各种门类的学问在你脑子里,遇到一定的时机就会触类旁通,引发你的写作灵感。社会上的新闻源特别丰富,如果你的头脑不丰富,就发现不了新闻。第三,作为一个新闻高手,要有好的文笔。过去我们忽视文学功底,认为新闻报道能写明白就行,这是不对的。

李希光,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后来到新华社工作和美国一些名牌大学调研,对中西新闻教育和媒体情况都很熟悉。他认为目前大学的新闻传播院系应该像法学院、医学院那样办成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传媒人才需要熟练掌握一门以上流利的外语,有较高的新闻敏感性和新闻报道水平,能够在国际一流的新闻媒体、海内外各种新闻媒体、外交部门、媒介管理部门从事与媒介相关的新闻传播实践工作。

李希光在清华大学进行了一系列新闻教育的尝试,例如,“师傅带徒弟”教学理念、案例教学理念、“双语教学“理念,不管最终是否能达到他预期的目标,这种探索是值得肯定的。

编辑: 孙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