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财大

您现在位于:
【北京晨报】保险业40%泡沫非危言耸听 郝演苏透提出始末
发布时间:2004-10-26 来源:北京晨报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系主任郝演苏教授,一位正处于风口浪尖的学者。

几天前,他提出“中国保险业40%是泡沫”观点后,受到的质疑不断:40%的保险泡沫是不是危言耸听?保险业高速增长,中国的保险密度却没有很大改观?业务比例占到各保险公司新单比例60%、70%的分红险是“祸水”……

昨天下午,郝演苏接受了本报专访,他说:几年前我就提到过保险业高速增长有水分的观点,但苦于没有数据,根本没有引起行业的重视和警醒。现在,我再次提到它,用统计数字说明,我希望还不迟……

我为何提出“泡沫论”

记者:《北京晨报》刊出您的观点后,有读者评价说,40%保险密度泡沫这个数字是危言耸听。

郝演苏:(这种评论)我听到过,并且也预料到了。因为这个观点很早前我就曾经提出来过,当时只是没有具体数字来论证它,现在有了统计数字作为支撑。保险业的泡沫到底是多大,我是用数字说话,是有根据的,而不是凭空而说的。当然,我作为一位学者,我只是在做一项研究,并且我的研究结论是可以供大家批评讨论的,我也欢迎大家进行批评讨论。

记者:最初是什么因素触动您开始搞这个选题的?

郝演苏:近年来,在研究中我对很多个事故进行过分析,我发现,无论是重庆“井喷事件”,还是北京“密云事件”,以及一些矿难事件,在事故处理中,保险索赔金额和人数与五年前、十年前并没有太大区别,这说明国民的商业保险保障没有很大改观,我们的保险密度并没有出现大的变化。这让我们思考一个问题,这些年,我们的保险业在迅猛发展的过程中是否存在问题?

“泡沫论”当然立得住脚

记者:保险密度泡沫高达40%的依据是什么?

郝演苏:我按照国际保险业通常的统计惯例,对2003年中国保监会公布的统计数字进行了重新估算,把分红险保费占总保费的比重进行了折算。我国的统计方法中没有把这部分收入作区分。这就好比一家银行把代交水、电、煤气费的这笔收入也当作了储蓄款。实际情况是,在我国,作为偏重理财的分红险产品的保障程度非常低,这部分业务收入不应该计入总保费收入,而是应该作为托管资金进行统计。

记者:那您是否认为我们现在使用的统计数字存在问题?或者说不科学、不客观?您是否赞同以后我们的保险统计数字也和国际接轨?

郝演苏:统计口径是否和国际接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的统计数字要符合我们的国情,要反映我们行业发展的真实情况。我把理财性质的非风险保费收入剥离出来就是希望反映保险业的真实情况,希望研究能为决策者提供正确的决策依据,这也是我作为一位研究者的价值所在。

记者:保险“泡沫论”出来后,很多保险公司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都称自己不存在泡沫,依照他们的证据,您的结论立得住脚吗?

郝演苏:当然立得住脚。因为我所指的保险泡沫并不是针对哪一家保险公司,而是放到整个保险行业来说的,是指宏观层面的问题——我们的保险业产品结构不合理,保险公司业务本末倒置。欧美国家是在保障型保险产品基本饱和的市场条件下,才转向理财型产品的,而中国的保险公司在保障产品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前提下,大规模地发展投资理财型保险产品,保险公司忽略了自己的主营业务。

而如果是对于单一个体的保险公司来说,只要是合法经营,它们都是无错的;只要能够盈利,它们的产品结构分配都是合理的。现在很多公司分红险产品在新单中比例占到60%、70%,这都是无可厚非的。

分红险来得不是时候

记者:您的意思是,现在中国大规模发展分红险产品时机并不合适?

郝演苏:确实不是一个好的时机,目前我们资本市场的表现也印证了这个事实。近期,由于投资环境不佳,投资渠道未完全放开,分红普遍很低,甚至低于银行储蓄,导致投保人不满,退保风潮出现,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保险市场的不稳定。实际收益与投保人对预期收益有着很大落差,这样可能导致投保人对保险业的“信心利差损”,给整个保险行业未来发展制造很大麻烦。

记者:40%的泡沫对于一个行业来说,确实是一个“毁灭性”的数字,在提出保险“泡沫论”之前,您会不会有担忧?

郝演苏:没有担忧,这是一项学术研究。我早就说过,这份研究报告可能会让一些人不悦,但我的初衷就是让它提醒宏观决策者,及时给保险业的发展制定正确导向,让保险业可持续发展,健康发展。

编辑: 孙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