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人物

您现在位于:
中国当代金融理论创新的代表人物——张玉文教授
发布时间:2020-06-05 来源:中央财经大学报

张玉文(1920–1997),北京人,女,汉族,中共党员,教授,著名金融学家、金融教育家。1943年毕业于辅仁大学经济学系,获经济学学士学位。毕业后先后曾在唐山市私立培仁女子中学(现唐山第十一中学)、北京市教育局、北京辅仁大学、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干校、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厦门大学等单位任职和任教。1978年起,先后任中央财政金融学院金融系党总支副书记、主任。兼任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现国家开放大学)主讲教师、中国农村金融学会理事、北京市金融学会顾问等职。1960年被财政部授予“三八”红旗手称号,曾任福建省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四届妇女代表大会代表和厦门市第八届妇女联合会执行委员。

自1979年以来,她共发表论文60余篇,编写了《货币银行学》教材,并于1984年获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奖。1986年,她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编写了《货币银行学原理》,1990年参与出版了《中国金融百科全书》,担任金融市场部分主编。1991年为高校本科新编的《货币银行学》(中国财经出版社),是对课改的初步尝试。1993年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重新编写了《货币银行学》,同时对高校本科也做了修订,内容改革又深了一步。1993年,在国家社科基金科研项目的资助下,主编了《金融改革与经济发展》一书。

她曾获得各种奖励和荣誉。1988年获北京市高教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1989年获北京市高教系统教学成果奖,获奖论文为《对“货币银行学”课程内容改革的若干认识》(刊于《中国财政教育》);1989年获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1993年起享受政府颁发的特殊津贴。

1978年,张玉文教授从厦门大学调入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参与金融系的复建工作,为金融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她亲笔撰写的《回顾与展望——金融系复办以来的六年》中,详细地记述了复校的艰辛与取得的成果。

张玉文教授回忆道,“1978年国庆节前后,金风送爽,晴空万里,北京的秋天显得格外宜人。在一片欢欣鼓舞声中,我院复校后的首届本科生入学了,沉睡了十二年之久的金融系又迎来了新生。”当1978级同学入校时,学校还是“三无”——无教室、无球场、无图书馆,学生们只能“头顶木板,身蹲马扎”上课。“文革”前的教材和资料荡然无存,一切皆是从零开始。在财政部和北京市委的领导下,办学条件逐步得到改善,师资队伍逐步扩大,但是,许多从外地调回或调来的同志只能暂住在附近农民的房屋,他们为了备好课,曾经熬过无数不眠之夜。物质条件的不足加重了政治辅导员们的思想政治工作,他们还担负着管理学生生活的工作。资料室的同志们急于供应教学资料,为找资料书刊而四处奔波。

辛勤的劳动终于换来了收获。1978至1984年,复校六年间,金融系共招收本科生500名,研究生9名,为中国人民银行办了四期中心支行行长培训班,一期经济师进修班,两期“文革”中毕业大学生补课班,并承担了外出讲课、高教自学考试等多种任务。截至1984年夏天,已经有了三届本科毕业生219人。六年中,金融系自编和参加银行组织统编的教材,正式出版的已逾10册;共开出了18门专业课。此时的资料室已初具规模,具有全国金融类和有关经济管理的期刊。对于得到如此成果的原因,她谈到主要有四点,一是由于从上到下每个同志有一股强烈的事业感;二是虽然立足于自力更生,但也有社会上的相互支援;三是对于“教学与科研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要求,在思想上比较明确;四是多种形式办学,相互汲取“营养”。她长期在教育一线工作,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金融人才。她多年致力于教材建设,对《货币银行学》内容改革深入研究,主持编写了多部不同版本、适用于不同类型人群的《货币银行学》教材,社会影响广泛。她还积极参与广播电视课程的教学,为传播金融学知识,推动金融普及性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

张玉文教授是我国当代金融理论创新的代表人物,是改革开放初期中国金融改革的理论推动者之一。她重视金融基础理论研究,在通货膨胀、货币信用理论、财政与金融关系等领域有丰硕的成果,其观点和建议具有前瞻性。

张玉文教授的学术思想主要体现在银行信用相关研究和金融体制相关改革方面。改革开放初期,我国财政资金与银行信用的界限尚不明确。张玉文教授撰写多篇论文,对银行信用进行了阐述和论证,并认为财政与金融必须独立,否则会引起信用膨胀。这种观点对社会主义金融理论的完善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对中国金融实践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改革开放以来,在金融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我国政府遇到了很多前所未有的问题。张玉文教授针对金融体制改革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为国家推进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建议。

(宣传部、新闻中心)

编辑:王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