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人物

您现在位于:
俞天一教授
发布时间:2020-07-31 来源:《中财大学人》

—、个人履历

俞天一,男,汉族,1927年出生,浙江上虞人,教授,我国著名金融学家、金融教育家。1942年进入上海宝康银行工作,1950-1952年底在东北银行总行信贷处任副科长,1953-1958年在中国人民银行工作。1959年调入中央财政金融干部学校金融教研室任教研组长、讲师,1978年任金融系副主任,1984-1986年任系主任,1987-1997年任中国金融学院副院长兼金融系主任,兼任中国金融学会常务理事和副秘书长、中国城市金融学会和中国农村金融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市金融学会和北京市农村金融学会副会长、中国金融学会学术委员会和财政部学术委员会委员等职。教学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7项,1992年起终身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5年获中国金融学科终身成就奖。

二、主要贡献

俞天一教授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西为中用的金融教育,为国家培育出改革开放后第一批金融业务骨干队伍。他坚持市场化的银行体制改革和利率管理体制, 他不仅是我国银行和资金管理体制改革的直接推动者,也是中国金融学院的主要创办者之一。

三、事迹

俞天一教授在金融教育战线工作的40年,在金融教育教学、金融学科建设、金融体制改革和中国货币信用理论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1.崇学尚用,积极倡导“理论联系实践”的金融教育家

(1)将金融理论的教学与金融实践活动紧密结合。俞天一教授实行启发性教学,着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俞天一教授一直倡导理论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身体力行成为理论联系实际的金融教育家代表。俞天一教授1942年就在银行工作,实践经验丰富。从事金融教育工作后,俞天一教授长期密切关注金融发展和实务变化,及时将最新变化引入课堂教学。20世纪60年代初期, 为破解金融教学唯苏联式的本本主义,俞天一教授经常深入银行了解情况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对现实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并探讨解决方案;针对国内教材稀缺的问题,他组织教师自编《工商信贷与结算》等教材;他紧跟现实把最新变化及时 纳入教学之中,俞天一教授讲课不用教案,而是先发提纲,每讲内容随时更新并成稿印发给学生,到期末合订起来就成了一本活学活用的教材。这种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性教学方式把金融理论教活了,培养了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2)将参与改革的研究成果引入课堂,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改革开放以后,俞天一教授积极参与金融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很多研究成果受到决策部门的重视或在实践中得到采纳和应用。他每次上课都会从理论上解读亲身参与改革形成的研究成果及其学术讨论的问题,使学生们及时获知金融体制改革的最新动态和理论发展成果。

(3)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亲自带领学生下基层实习,做改革课题,教学与研究相结合。俞天一教授强调学生除课堂学习外,还应该通过实习、调査研究等方式亲身体验和参与金融实践活动,学行并举。20世纪60年代,在他主讲中财业务骨干课程《工商信贷和结算》时,亲自带队,率领本科生到中国人民银行分行进行为时三个月的专业实习,他和学生们一起,跟随信贷员站柜台、跑工r,亲身体验基层信贷工作,内容丰富的实践教学完善了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了专业素养,影响了学生的个性塑造和人生观的形成,培养了一大批担任国家重要部门的领导和金融机构高管的高水平金融人才。例如,在中财金融系62级学生中任司局级以上职务的就有30多人,被誉为中国金融黄埔系。俞天一教授不仅为他们授课、亲自带领他们实习,在毕业时还亲自为他们谱写了一首名为《未来的金融战士》的歌曲,鼓励他们为国家多做贡献,为此俞天一教授也被誉为中国金融黄埔系的打造者。20世纪80年代,当他担任中财金融系主任后,继续坚持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的教学理念,亲自奔波安排所有学生进行学年实习和毕业实习,带领学生深入各地银行调査研究问题,使学生受益匪浅。

2.因时立教,大胆探索现代金融人才培养模式的学科建设者

俞天一教授视野宽阔,开放包容,积极推动开放型金融学科建设与教育教学改革,在开设新课、引进讲座、对外交流、服务社会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1)大胆将西方先进的金融理论与实务运作引入课堂。改革开放后,俞天一教授敏锐地意识到基于计划体制的封闭型金融教育必须进行改革。1983年, 在他担任中财金融系副主任时,在课程体系改革中敢为人先,在国内率先倡议并安排开设了《当代西方货币金融学说》课程;1984年,他大胆开设西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讲座,把西方银行先进的经营管理模式引入课堂,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1994年,俞天一教授率团到中国台湾参加第一届海峡两岸金融学术研讨会,完成了两岸金融实践和教育教学经验交流的破冰之旅。

(2)热情普及金融知识,大量培训在职金融人才。俞天一教授的金融教育教学活动范围甚广。改革开放以来,他利用各种途径向全社会普及金融知识,积极承担高等院校服务社会的责任。为了解决“文革”造成的金融实务领域人才 匮乏和在职人员更新知识结构的难题,他组织和参加了大量金融系统干部培训活动,除西藏以外,在全国所有省份都举办过数百场金融讲座,他深厚的金融理论造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金融业界赢得了很高的声望。

(3)创办中国金融学院并奠基学科建设。1987年9月,隶属于中国人民银行的中国金融学院正式成立,首任院长刘鸿儒教授亲自点将,将俞天一教授调至中国金融学院担任副院长并兼任金融系主任。为落实陈云同志“办好中国金融学院,培养新一代银行家”的指示,为改革和发展中的中国金融事业培养市场 化、外向型的新型金融人才,俞天一教授在金融学科的新建和课程建设方面倾注了大量心血。在他的领导下,中国金融学院的金融学科建设坚持处理好改革与发展、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引进与特色三方面的关系,在引进国内外先进专业模 式和课程体系的同时,突出培养适应经济市场化和国际化金融人才的特色。特别是在课程体系改革方面,一是基础理论课程突破“资”“社”分立的传统教育模式,率先引进发达国家的货币银行学教材,形成了单一的、体现经济市场化的、能够与国际接轨的货币银行学课程模式;二是专业课程设置率先开设市场经济下的《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课程,取代计划体制下的《银行信贷管理学》,很具先见性和前沿性,使中国金融学院金融学科的培养模式从建立初始就具有了鲜明的特色和高水准的起点,是中国金融学院金融学科建设的奠基者。

3.建言献策,是我国银行和资金管理体制改革的直接推动者

俞天一教授科学研究的最大特点是求真务实,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在理论上深入论证,切合现实提出可行性强的解决对策。因此,他的研究成果贴近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进程,受到决策部门重视和采纳的比率高,在现实金融运作中的应用面广,在学界和业界的影响力大,是理论联系实际进行科学研究的突出代表。

改革伊始,他便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其中,前瞻思考改革的方向,密切关注改革的进程,切实研究改革中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深化改革的政策建议,形成了大量学术成果,为推动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做出了重要的贡献。2000年以前, 金融领域在整个经济体制改革背景下提出的重要问题,他几乎都参与了讨论研究 并提出自己的见解,主持了国务院经济研究中心、国家计委委托和社科基金“八五”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向中央领导和决策部门提交了12份内部研究报告, 发表了近60篇相关的论文和讲话稿,比较突出的贡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坚持以市场化取向推进银行体制改革。俞天一教授从改革初始一直坚持市场化导向的银行体制改革方向。早在1979年俞天一教授就提出了推动银行经营机制从计划向市场化转轨的新办法——销售资金率贷款法,关注企业产品的市场接受度,强调贷款效益。该办法被中国人民银行采纳,在多地试点的基础 上,逐步在全国银行系统推广,成为推动银行经营机制转轨的最早措施之一。1980年他在《财贸战线》上撰文,明确提出“要给银行以较大的经营自主权”,“与此同时银行要建立一整套符合客观经济规律的制度和管理办法”,是国内最早主张专业银行实行企业化经营的学者之一。1986年,针对专业银行身兼政策性和商业性业务于一身带来的矛盾,他在国内率先提出建立政策性和经营性的双轨制银行体系,组建政策性银行,将政策性业务从专业银行分离出去,将专业银行改组成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综合业务、以利润为目标的商业银行,这个观点在当时是非常超前并具有前瞻性的。在有关银行改革的一系列论文、内部政策建议中,他都结合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进程,力推市场化的银行体制改革,仅1986-1993年他就发表了41篇文章,系统论证了专业银行市场化改革的必要性和方向、存在的问题与原因,提出了“专业银行应按市场化原则向商业银行转换”(1986)、“国家专业银行应实行股份制改造”(1991)、“银行经营机制应向市场化方向转换”(1992)、“专业银行应转换经营机制和向综合性银行发展”(1993)等一系列具体的改革建议,为我国银行业成功转轨提供了大量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意见,有力地推动了我国银行体制的市场化改革进程。

(2)实事求是地推动资金管理体制的渐进式改革。1979年,俞天一教授针对国营企业流动资金供应的弊端,在中国人民银行内刊上撰文,分析了原因并澄清了一些模糊看法,提出为了改善企业经营管理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定额内的流动资金应由财政拨款改为银行贷款,实施全额信贷制,发挥银行信贷的经济杠杆作用,具体提出了以周转速度为标准衡量资金使用效率,作为掌握贷款发放和采取不同利率予以奖惩等实施方案。1983年,他在接受国务院经济研究中心的委托研究中央银行如何管理货币流通和信用的课题时,指出当时实行的“差额包干”办法的弊端,认为在这种管理办法下银行可以通过创造派生存款的方式 实现多存多贷,对造成货币供应的扩大和通货膨胀的危险,提出银行应该“以销定贷”,按企业销售资金率发放贷款,走市场化信贷决策之路。他的研究成果 和政策建议引起了高层重视并在实践中得到应用。

(3)倡导市场化的利率管理体制改革。俞天一教授凭借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多年银行工作的经验,敏锐地抓住了市场化金融改革的重要杠杆——利率,从改 革之初就倡导改革利率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利率的杠杆作用,他主张改变几十年 固定利率的管理方式,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利率水平;改善利率结构,解决存贷款利率倒挂问题;充分发挥利率的杠杆作用。特别是1983年在他承担的国务院经济研究中心课题“关于如何进一步发挥利息杠杆作用”的内部研究报告中, 从市场经济的要求出发,系统地论证了利息是与价值规律密切联系的经济杠杆, 尖锐地指出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利率管理的弊病,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实行差别利率调整行业结构以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对企业贷款按经济效益的好坏实行浮动利 率、运用利率杠杆鼓励企业进行内部资金积累以提高内源融资能力、调整存款和 贷款利率结构并增加利率灵活性等具体的政策建议,为决策层提供了积极而又有可行性的参考意见,对于推进金融体制的市场化改革发挥了正向作用。

(4)从金融视角力推企业体制改革。俞天一教授对我国转轨时期的企业体制改革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有影响力的政策建议。1979年,他在“金融研究动态”上撰文剖析计划经济下的国营企业流动资金管理体制的弊端,提出改革信贷体制,给企业更多的经营自主权的主张;1984年,他提出了“企业内部积累奖息制”,主张用利率等经济杠杆激励企业进行内部资金积累,减少对外部资金的依赖。他发表的“企业内部利益机制的重新构造”(1986)和“职工收入应与企业积累挂钩”(1989)等文,提出了“积累率奖金分成制”,解决企业财务管理与利益脱节问题,克服短期化行为,加强企业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机制。该成果被新华社《国内动态》和《经济消息》作为内部资料刊登。

4.创新求是,转轨时期货币信用和宏观调控理论的探索者

(1)俞天一教授是国内著名货币经济学家。在20世纪80年代,俞天一教授敢于突破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一些理论框架,紧紧抓住市场化改革方向和渐进式改革进程,实事求是地探索研究我国转轨时期的货币信用理论,大大推动了国内货币理论和宏观调控政策的研究,澄清了转轨过程中对货币理论的一些错误认识, 为制定正确的宏观调控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2)俞天一教授依据市场经济中货币运行的基本原理,针对我国改革进程中的实际问题,深入研究转轨时期的货币信用理论。他仅在《金融研究》发表的货币信用理论文章就多达8篇,包括“怎样才算真正的信贷平衡”(1981)、“要搞活国民经济必须强调贷款经济效果”(1982)、“如何发挥银行在宏观经济中的调节作 用“(1983)、“论中央银行怎样发挥集中资金保证重点“(1983)、“改用,银行宏观利润'考核信贷资金效益的建议”(1984)、“论制定我国统一的社会主义银行信贷基本原则“(1984)、“重新考虑流动资金统一管理问题“(1984)、“论银行信贷 资金的数量规律”(1987)、“亟待澄清的若干金融理论问题”(1988)。这一时期,他提出的关于货币流通范围和层次的观点、关于必须通过控制贷款调控货币数量的观点、关于重新考虑信贷原则和改善资金管理的观点等,对我国货币金融理论体系的建设和宏观调控体系的建立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其中,他提交的“怎样才算真正的信贷平衡”作为内部资料被天津金融研究参政资料转载,“关于中央银行如何管理货币流通和信用的意见”(1983)和“关于如何进一步发挥利息杠杆作用的意见”(1983)作为内部资料被国务院经济研究中心印发。

(3)俞天一教授对宏观调控政策,尤其是金融宏观调控问题的研究一直走在改革的前沿。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他就对货币政策和宏观调控提出了超前的观点,相继发表了“发挥银行经济调节作用的设想”(1980)、“人民银行怎样发挥中央银行作用”(1981)、“试论我国的货币政策”(1982)、“关于中央银行如何控制和管理货币流通与信用的意见”(1983)、“关于稳定币值与发展经济的统一”(1984)、“论我国中央银行进行宏观调节的目标、手段和条件”(1984)、“论金融宏观控制和微观自动调节”(1985)、“论金融宏观控制”(1986)、“论信贷资金来源对总供求的影响”(1988)、“我国的通货膨胀与体制、政策、理论”(1989)等20多篇论文,主张发挥银行体系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强调利率杠杆在宏观调控中的重要性,深入探讨了货币政策的目标、手段和条件,剖析了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特点和对策等。特别是在1983年他主持的国务院经济研究中心委托课题研究报告中,明确提出中央银行控制货币必须要重视存款货币及其派生问题,强调在银行信贷是社会唯一融资方式的情况下,控制信贷对控制货币量的重要性,具体从八个方面提出了中国人民银行如何通过控制贷款来实现对货币流通总量和现金流通量控制的方案,被国务院经济研究中心作为内部报告印发。他的一系列研究成果和政策建议大大推动了我国货币政策理论与实践沿着市场化改革的方向前行。

编辑:杨书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