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履历
王君彩,女,1942年生于河北省宁晋县,中共党员。1962年,王君彩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央财政金融学院会计系。1968年,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乌鲁木齐市新疆半导体器件厂先后担任会计、财务负责人,1975年调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防工业办公室(军事工业局)财务处,分管财务、成本和物价管理等方面的工作。1979年7月,调入中央财政金融学院会计系从事财务会计教学工作,曾长期担任工业企业会计教研室主任。先后任讲师、副教授,1992年晋升为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任中惠会计师事务所副主任会计师, 是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员、中国会计学会个人会员,兼职有北京市西城区会计 学会顾问、西城区财政学会顾问等职务。
二、主要事迹和贡献
1.从好学生到好会计
1968年,王君彩大学毕业被分配到新疆乌鲁木齐市,在新疆半导体器件厂先后担任会计、财务负责人,1975年调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防工业办公室(军事工业局)财务处,分管财务、成本和物价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在新疆工作的十一年中,她工作勤奋努力,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主张加强企业会计核算基础工作,力所能及地建章立制,起草多项管理方案,严格执行会计制度,遵守财经纪律。她坚持深入基层,到地处天山谷地、南疆大漠的军工厂,指导所属企业的财务会计工作,为基层单位会计工作规范化做出了自己的努力,多次获得了工作单位的嘉奖,受到了单位领导及同事的一致好评。
2,回归母校教书育人,刻苦钻研成果颇丰
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党和国家开始重视教育和人才的培养,恢复了高考制度。1978年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复校。由于王君彩老师在学生时期的优异成绩及她十多年积累的丰富的基层会计实践经验,1979年7月,经学校老师推荐,王君彩回到了会计系从事财务会计教学工作。
她先后讲授过《会计学基础》《工业会计学》《财务会计学》《成本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审计学》《会计理论与方法研究》《成本会计研究》《中西方会计比较研究》等十余门会计专业课程。1992年她晋升为教授,并开始独立指导硕士研究生。经她精心指导获得硕士学位的有80余人。2001年王君彩教授获得指导博士生的资格,经她指导获得博士学位的有40余人,还是博士后合作教师。在这些学生中很多人均成为所在单位财务会计工作骨干和领导。她在担任工业企业会计教研室主任期间,和同事们一起,在承担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的同时,积极主持并参与教学改革,为会计学科建设做出了显著贡献。王教授具有丰富的财务管理和会计、审计实践工作经验。几十年来,她专注于财务、会计学理论的科研和教学工作,致力于企业会计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改革开放以来,独自编写和主编、参编的专著、教材、国家或省部级课题等有8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2001年,她主编的《中级财务会计》被教育部评为管理类专业主干课程重点推荐教材,2002年被北京市教委评为北京市高等教育重点精品教材, 在教材建设方面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她的不少论文得到同行专家的好评,有些同时被《新华文摘》《报刊资料复印》等媒体转载,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王教授发表的学术论文主要有《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及对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企业会计制度创新》《关于我国社会主义股份制企业国家股问题管理的意见》《高负债与企业的运行效率一兼论“债转股”》等。王君彩和她指导的博士研究生牛晓叶共同发表的科学论文《碳信息披露项目、企业回应动机及其市场反应》(2013年)、与她指导的博士研究生潘前进共同发表的《管理层能力与资本投资效率研究》(2015年)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在《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7年、2018年统计的所刊登文章的被引用率名列前茅,受到学校的表彰和奖励。王君彩教授主持、合作出版的专著、教材主要有《无形资产流失研究一基于国企改制的经验证据》《中日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比较研究》《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研究》《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研究》等;她所主持的省部级和横向课题主要包括《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集团公司管理会计系统的研究和设计》《科研事业单位改制为科研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研究》《中国冶金企业资产优化研究》《中日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比较研究》《无形资产流失研究——基于国企改制的经 验证据》《碳会计研究》等。王教授曾被邀请赴乌克兰、加拿大、俄罗斯、日本 等国访问,并进行学术交流、讲学或做学术报告等。在多年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她多次获得科研成果、教学成果奖励,并因成绩突出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王君彩教授治学严谨,著述颇丰,为人谦和,热爱财务与会计教育事业,关心爱护学生,教学效果好,赢得了会计学界同仁和本校师生的尊敬。
1.理论联系实际,学术思想独特
王君彩教授在几十年的会计学研究和教学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会计学术思想,对财务、会计学理论和实践研究做出了积极贡献。她认为,会计学作为一门应用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会计学的教学、科研工作,必须理论联系实际;会计学作为有效的管理信息系统,必须是一个开放系统,要不断适应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的要求;从会计理论到会计实务,都要学习、借鉴经济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反对闭门造车;要广泛学习相关知识,综合运用各相关学科的最新成果,才能搞好财务会计工作。主要体现在:
(1)坚持会计专业研究与实务工作必须理论联系实际,会计工作要服务于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这方面代表性的学术论文主要包括《不应该把会计核算排除在“核算”之外》(1982年)、《必须坚持社会主义会计的统一性》(1984年)、《试论工业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转型》(1985年)等。
其中《必须坚持社会主义会计的统一性》一文根据当时的统一计划、分散经营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要求,针对当时的部门门户林立、闭门造车的现实, 指出会计核算中存在的诸如会计科目不统一,记账方法不统一,会计报表内容和形式不统一,会计处理方法不统一等所产生的种种弊端,提出要摆脱“左倾” 思想羁绊,全面总结“会计改革”的经验教训,首先实现会计工作的拨乱反正。论文立足于会计核算手段现代化的要求和建立商品经济以及对外开放的需要,提出了统一企业的会计科目,把记账方法统一为借贷记账法,具体规定各部门、各类企业的标准成本计算方法,统一会计核算规程,加强会计立法工作等建议。论文提出并论证的会计领域“拨乱反正”呼吁,引起强烈反响,该文后被《经济学文摘》等权威杂志转载。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增强企业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王教授认为,在此背景下,要真正实现经济的转轨,作为企业一个重要综合部门的财务会计部门,必须首先转变观念,实现由原来的单纯核算型向核算经营型转变。为此,她专门撰写了《试论工业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转型》一文,首先提交中国会计学会年会讨论,后又公开发表。论文集中讨论了企业财会工作由单纯核算型向核算经营型转变的实质内容,为了实现这一重大转变,她提出必须实现观念上的转变,逐步树立起经营战略观念、信息观念、竞争观念、市场观念,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我们的工作。在文中,王教授还强调指出,必须加强培训工作,抓紧培养财会专业干部,努力实现财务会计工作核算手段的现代化,积极推广、普及应用电子计算技术与信息技术。
(2)结合专业学习,科学运用“三个面向”方针指导教学和科研工作。在这方面,王君彩教授结合国家不同时期的方针政策和具体的教学科研任务,发表的代表性论文主要有《改革企业存货计价方法刍议》(1988年)、《发展保理业务是市场经济体系建设的客观要求》(2003年)等,主持完成了财政部课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中日比较研究》(2002年)。
在会计改革过程中,王君彩教授一贯主张遵循“洋为中用”的原则,坚持立足于我国实际,积极研究和借鉴吸收国外可为我用的先进管理方法和政策措施作为我们改进会计工作的参考,更要坚持实事求是和认真谨慎的科学分析态度。王君彩教授在1988年发表的《改革企业存货计价方法刍议》等学术论文中较好地贯彻了这一思想。她认为,在借鉴引进的实践中,必须提倡立足于本国实际, 运用科学的比较研究方法,认真鉴定其在我国的可行性。在这些论文中,王教授提出: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起指导作用的仍然是价值规律,作为商品经营者的企业,同样面临多种因素交汇的市场,有竞争、有风险。研究借鉴西方的原则,制定适合我国特点的规定,在一定情况下采用类似的原则,不但有可能,而且有必要。她指出,作为推行新的会计估价原则的第一步,应限于有高亏存货的企业参加企业集团、实行经济承包和租赁承包前的存货估价。限于此类企业经营责任转换前的存货估价,这样既考虑到国家财政的承受能力,又有利于亏损企业扭亏责任制的推行,目的在于不转嫁经营失误,让新的经营者不背包袱、轻装前 进。在《发展保理业务是市场经济体系建设的客观要求》一文中,王教授指出, 随着我国国企改革进一步走向深入、现代企业制度的全面推行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企业并购、资产重组与经营业务以及银行债权转让业务将不再是一种理论上的探讨,而成为一种巨大的、现实的需求,开展应收账款保理业务也将成为一种历史的必然!王教授指出:“首先,银行业应积极转变观念,迎接挑战;其次,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最后,建立健全中介服务机构,积极推动与规范资信评估、保理等金融中介机构的服务发展。”
(3)积极研究会计如何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服务。在这方面发表的有代表性的学术著作主要有《关于承包经营的几个问题的思考》(1987年)、《关于我国社会主义股份制企业中国家股管理问题的意见》(1989年)、《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及对策》(1992年)、《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企业会计制度创新》(1995年)、《高负债与企业的运行效率——兼论“债转股”》(1997年)等,主持完成财政部课题《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集团公司管理会计系统的研究和设计》(1998年),冶金工业部课题《科研事业单位改制为科研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研究》(1996年)和《中国冶金企业资产优化研究》(2000年)等。在这些著作中提出和坚持的学术思想与论点主要有:应重视研究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充分认识会计工作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性;会计工作应重视价值规律的研究和自觉运用;重视法制建设和依法理财;重视理财观念更新的研究,主要是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理财观念,包括效率与公平兼顾的观念、时间观念、综合治理观念、大市场观念、信息观念、供需协调观念、计量研究观念、科技和人才观念、民主理财观念等;会计工作要根据国内外市场经济发展的实践经验和客观要求,实现会计管理机制的转变;实现财务管理方法的转变,主要是从经验管理方法型为主向科学管理方法型为主转变;实现管理手段的转变,主要是从运用比较单一的孤立型的理财手段向比较综合的、协调型的手段转变等。
20世纪90年代,会计信息失真已成为危害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顽疾,财政部每年开展的财务大检查都査出不少问题,有些情况非常严重,1992年,王教授撰写了《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及对策》一文,成为当时国内较早关注会计信息失真及其治理的会计学术论文,王教授也成为国内较早关注此问题的会计专家。在这篇文章中,王教授分析了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对每年进行一次突击性财务大检査提出了异议,建议把监督检査范围扩大到一切企业,一切使用国家预算资金的事业单位;建立一支强大的社会监督审计队伍,根据我国的现实情况,还必须建立、健全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督体系等。这篇论文刊登在1992年3月9日的《人民日报》(内部参阅)上,引起了时任国务院财政部部长王丙乾国务委员的高度重视,被迅速批转并提请两位副部长和有关司局研究参考。此文后以《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及对策研究》为题公开发表。
当我国经历了长达三十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之后,在时不时显现的“雾霾锁国”等环境污染的形势下,探索适合中国低碳经济的推进架构已迫在眉睫。 王教授在她主持的《碳会计研究》课题基础上,与王保平、牛晓叶等几个已毕业的博士合作完成并出版了专著《中国低碳经济的体制机制研究》(2019年2月)。本书着眼于国际先进的碳交易经验,结合我国经济发展需要,聚焦于碳解锁、碳交易、碳金融、碳绩效、碳会计以及碳审计等体制机制,问政于现实态势,并分别对企业、政府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4)会计教育专家,编纂多本教材。王君彩教授作为一名会计教育专家,是当之无愧的,她一直把“传道授业解惑”放在与“寻道、求是”同等重要的地位。 这首先体现在她为了教学改革的需要,主持编写的多部适用的教材上。近年来,王教授主编了近30本专业教材,主要有《工业会计》(1986年)、《工业会计学》(1987年)、《商业企业会计》(1986年)、《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1988年)、《成本会计》(1988年)、《新编工业会计》(1993年)、《证券会计学》(1994年)、《财务会计学》(1992年)、《审计学基础》(1993年)、《中级财务会计》(1995-2019年已出版七版),以及各课程的教学大纲、学习指南和习题集等。这些教材除了满足本校的教学需要之外,还提供给多所大学及单位用作指定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受到各相关单位的一致好评。她主编的《工业会计学(修订本)》受到著名会计学家中国人民大学阎达五教授的高度评价,阎教授指出:“王君彩同志理论基础扎实,专业知识广博。”
2.谦虚朴实,淡迫名利
王教授在长期的教学和理论研究实践中,一贯追求并形成了良好的学风,这个学风就是朴实无华,无私奉献;刻苦严谨,精益求精;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谦虚好学,团结周围同志和社会同仁,互帮互学共同前进,热情指导青年教师,使其早日成为会计学的教学和科研骨干。王教授深知教书与育人并重的重要性。她不仅注重对学生传授学识,更注重对学生为人处世原则和良好治学作风的培养。王教授积极进取的治学精神和严谨的治学作风,深深地影响着她的每一位学生。良好的学风不仅是王君彩教授科研教学工作取得成就的重要保证,也是她赢得学术界、教育界师生、同行、社会尊重的基础,同时更是王君彩教授面对多变的事物能够泰然处之,始终是一位乐观向上的科研教学工作者的思想渊源。
自王君彩教授投身会计教育事业以来,一直站在会计教学的第一线,为我国会计教育事业的发展倾注心血、辛勤耕耘,不懈地努力着,始终坚持多层次会计人才培养并重的原则,由于王教授有着丰富的会计实务和教学经验,富于启发诱导学生、乐于启迪学生思维,坚持“厚积薄发”原则,她讲授的会计课程因教学效果好而深得广大学员的欢迎和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