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人物

您现在位于:
林犹恭教授
发布时间:2020-07-31 来源:《中财大学人》

—、个人履历

林犹恭(1929 - 2017),汉族,中共党员。高中毕业后进入商行当了4年店员。1951年进入上海财经学院财政会计专修班学习,毕业后进入财政部华东财经学校任教至1958年。1958~1969年调至中央财政金融干部学校、中央财政金融学院任教。1969-1979年调至甘肃省工作。1979年又调回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工作。1981年6~8月参与上海国际管理学院与世界银行经济发展学院合办的中级官员一般项目计划管理班的培训。1983年在中共中央党校财政研究班学习。1984年起担任基建经济系主任。1986年9月作为财政部教育考察团成员,访问了加拿大九所大学。1987年7月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2年10月任教授。1993年由财政部批准,成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担任中国投资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国基本建设经济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投资学科教学研究会理事,北京财政学会理事。还担任中国人民建设银行总行(建设银行总行前身)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投资咨询公司专家委员会专家,北京房地产协会顾问,《中国投资管理》(单月刊)、《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学报》(双月刊)编委等职务。1994年退休。

二、人才培养

林犹恭教授是基建经济系及此后的投资经济系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他主持筹建了基建经济系,并在此基础上筹建了投资经济系,主持申报了投资经济系的投资经济学硕士点,是投资经济管理学科的带头人。

尽管作为系主任工作任务繁重,但林教授一直坚持在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一线教学岗位,并勇挑重担,不断开设新课和进行教学改革,认真扎实地培养人才。林教授从事教学几十年,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在教学过程中,林教授认真备课,理论联系实际,精心组织教学,授课生动透彻,教学效果突出。林教授治学严谨。自1985年担任硕士生导师以来,林教授以身作则,严格要求学生。在为研究生开设的课程中,能紧密联系中国实际情况开展分析,紧跟当时投资理论与实践活动的动态与热点问题,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和思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严谨的逻辑分析能力。林教授还注重塑造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教导他们要勇于担当历史使命,为国家的繁荣昌盛不懈奋斗。从教几十年,林教授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紧缺的基本建设财经领域高端人才。这些学生毕业后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以导师为榜样,兢兢业业,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三、工作成就

  1. 讲授课程

    投资理论研究、当代投资史、基本建设财务信用学。

  2. 研究领域

    主要研究领域为投资管理理论研究。

  3. 学术科研

    (1)代表作品。主编完成《基本建设财务信用学教学大纲》(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作为主编完成《基本建设财务信用学(修订版)》(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年5月版),林老师负责全书39.5万字的总纂,他自己撰写了5万字,该教材是高等财经院校的试用教材,主要面向全国高等财经院校的投资、金融、财政等专业。作为主编完成《基本建设财务信用学》(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1月版),林老师参与全书32.5万字的总纂,自己撰写了9万字,该教材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自学考试教材,使用对象为全国经济管理类投资专业自学考生。作为主编完成《投资信用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2年4月出版),林老师参与全书25.4万字的总纂,自己撰写了3.8万字,该教材为高等财经院校试用教材,面向全国高等财经院校的投资、金融业。

    作为投资管理分编的完成《财政知识大全》(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2年10月出版),参与分编66万字的总纂,自己撰写了4万字。

    作为副主编完成学术专著《当代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管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9月出版),林老师参与了全书46.2万字的总纂,他自己撰写了3万字。作为副主编完成工具书《中国投资管理大全》(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1年9月出版),林老师负责总纂130万字(全书335万字),他自己撰写了2万字。作为投资分编完成《企事业领导干部财经知识要览》,负责10万字的总纂。

  4. 主持财政部投标课题《中国投资领域计划与市场调节相结合问题的研究》, 负责课题的组织总纂工作,并承担导论部分的撰写任务。发表论文《也谈投资 体制改革》(《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学报》,1988年,8000字),《按商品经济的要求推进投资体制改革》(《投资研究》,1988年第5期,7000字),《论固定资产投资宏观效益的调节与控制》(《为人民做贡献》,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年9月出版,9000字)。

    (2)主要学术贡献。1979年,林教授回到中央财政金融学院任教。那时正值学校经历过“文革”时期停办的坎坷,刚刚恢复办学,条件十分艰苦,百废待兴。当时又是改革开放的第二年,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迎来了重要契机,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篇章。

    就基本建设财务和固定资产投资管理领域而言,虽然在计划经济时期这些领域也有一些发展,积累了一些经验,但经过十年“文革”浩劫之后,这些领域的发展已经处于严重滞后的状态。中央财政金融学院作为与新中国同龄的国家高 等财经学校,也因为停办大大耽误了在这些领域的持续深入研究,理论基础十分匮乏,专业人才奇缺。在这种艰苦条件下,林教授没有畏难情绪,反而敏锐地意识到这是难得的宝贵的发展契机,也意识到这种开创性工作是他们这一代人的时代使命所在,因此,应从各个方面推进基本建设财务和固定资产投资管理领域的工作。

    作为基建经济系的开创者和奠基人,林教授认为,第一要务就是要进行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必须要有高质量的课程和教材的有力支撑,但那个时期最为匮乏的就是系统有深度且理论联系实际、紧跟改革脚步的新教材。与此同时,包括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教育部、其他财经院校各行各业也都意识到编写教材、工具书、专著等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林教授在此期间作为领域内的主要研究力量,组织参与了很多有全国影响力的教材、工具书和学术专著的撰写工作,为该领域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林教授从事基本建设财务信用教学科研工作多年,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根据教学实践,结合实际业务工作,完成了很多教学和科研成果。这些成果内容充实,深入浅出,具有一定的科学水平和实践价值。

    林教授笔耕不辍,在来到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工作的十几年中,先后发表了不少论文、著作,受到有关方面的好评。主要的著作有教科书、工具书、投资管理史书和专著等。林老师主编完成《基本建设财务信用学》《投资信用学》;与他人合作主编完成《基本建设投资管理词汇》《基本建设投资管理知识问答》(财政分册)、《基本建设财务信用学》;作为副主编还参加撰写了《当代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管理》《中国投资管理大全》等。“当代”是国家级系列丛书,是由中央负责组织编写的,共有200多卷,包括中央各部委、各地区、各部门、各行各业。这是系统总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年来光辉历程的史书,工程之大,前所未有。《当代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管理》一书就是其中一卷,受到了“当代”总 编辑部的好评。概括地讲,林老师的专著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能够运用马列主义 的立场、观点、方法结合中国基本建设实际进行分析和阐述;二是立论有据,论据充分,观点鲜明,文笔流畅;三是论著结构严谨,逻辑性强,文字通俗易懂, 深入浅出。

    林教授发表的学术论文注重理论探索,提出了不少有益的见解,彰显了较高的学术水平。例如,关于基本建设科学定义问题,社会主义财政收支平衡论的问题,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1992年林教授主编的《基本建设财务信用学》是受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的委托负责组织编写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材。这本教材是根据专业考试计划,从造就和选拔人才需要出发,按照全国颁布的《基本建设财务信用学自学考试大纲》的要求,结合自学考试的特点,负责组织编写的。这本教材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投资领域的第一本自学考试教材,发行量很大,深受读者的欢迎。这本教材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内容新颖全面,系统反映了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本建设财务信用的新开拓、新发展和取得的新成果, 例如,项目评估、咨询、信托、租赁、现金结算业务以及技术改造、流动资金贷 款业务等。全面地论述了从投资来源到资金运用的全过程,把资金运动每个环节 的特点都阐述得清晰、透彻。二是教材结构严谨,层次清晰。教材结构是按照投资资金运动的先后顺序并结合财务信用管理特点进行安排的,因此,逻辑性较强,文字流畅易懂,适合读者的学习。

    正因为上述的成就,林老师在投资领域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受到了人们的赞誉。

四、获奖与荣誉

1985年9月获得学校先进工作者称号。1991年2月《基本建设财务信用学》获得人民银行总行全国高校金融类优秀教材二等奖(省部级)。1992年3月《基本建设财务信用学》获得财政部全国财政系统大中专优秀教材二等奖(省部级)。1989年10月《按商品经济的要求推进投资机制改革》(《投资研究》,1988年第5期)获得建设银行总行首届投资理论优秀论文奖。

编辑:高雨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