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今年全国两会热议的话题,如“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让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主流”、“自信但不自满,创新传承方式”。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强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汤一介所提出的经济全球化这一“新轴心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也是中国人在世界文化立足的坚实根基。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到山东曲阜孔府考察时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百姓昭明,协和万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基石与精神支柱,而且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题中之义、必然要求。随着中国日益崛起,天人合一、讲信修睦、协和万邦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念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面具有独特的伟大价值。
作为高校学生工作者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始终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担负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者、弘扬者、发展者的责任。在全国政协教育界别委员联组会议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表示,在学校里传承好中华传统文化,必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形成一个学生愿意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愿意体验优秀传统文化,愿意交流优秀传统文化的环境。“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在实际工作中,要积极参与“文化中财”、“中财文化”建设,在本职工作岗位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提供文化支撑。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以阴阳之道、中和之道、中国辩证法、知行并进等中国思维方式深入研究与探索关系国计民生、关系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