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财政部领导批准,由财政部人事教育司、干部教育中心组织,财政部综合司、条法司、税政司、预算司、监督检查局等相关司局参与,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东北财经大学等6所部省共建高校组成的研究团队,历时三年时间研究和编写完成的《中国现代财政制度建设之路》系列教材新书发布会于12月10日在我校举行。来自财政部干部教育中心、财政部人教司、各共建高校、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财经出版传媒集团的专家学者40余人参加了会议,就中国现代财政制度建设的焦点话题展开研讨。
会议现场
财政部干部教育中心主任吴振鹏在致辞中指出,编写《中国现代财政制度建设之路》系列教材的初衷是研究和探讨中国现代财政制度建设之路,帮助财政干部加深对现代财政制度的理解和把握,提高财政干部的业务能力,为构建“适应国家治理能力提升和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现代财政制度”提供智力支撑。做法是借助部省共建平台,发挥高校和研究机构的智库作用,以课题制的方式开展课题研究。他表示,教材的出版是部省共建的一项重大成果,是财政部干部培训教材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我校副校长李俊生在致辞中从财政学基础理论的视角,提出了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进程中还亟待解决的财政理论等重大问题。
中国财经出版传媒集团经济科学出版社副总编辑刘明晖在致辞中指出,本系列教材是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财政领域的理论与制度探索,下一步经济科学出版社将加大对教材的宣传推广,拓宽发行渠道,提高全社会对财政工作的接受度和理解度。
本系列教材课题总负责人、我校研究生院马海涛教授介绍了课题开展过程中的研究机制、亮点与困惑。他指出,虽然在研究过程中面临着财政改革进程过快而教材动态调整的困难,但经过共建院校课题承担单位的努力,历时近3年,打磨出了《中国现代财政制度建设之路》的阶段性成果。
六所部共建院校的各子课题承担单位,包括我校在内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等教师就所承担教材编写的研究目标、技术路线、主要框架、研究发现和主要观点等同与会专家学者进行了沟通交流。
专家点评环节,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我国知名财税学家高培勇指出,从学术角度而言,需要紧扣对“现代财政制度”中的“现代”二字的理解。他认为,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于“现代”的定位是新的历史起点,党的十九大对“现代”的定位是社会主义新时代。他希望本系列教材能够打造成全国财政干部培训的精品教材,能够随着财税改革的推进不断修订完善。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白景明认为,本系列教材是理论与实践的一次很好的结合,是解决当前财政“三门干部”决策全国事项的很好的智力支持,本套丛书的编写是政校合作、共建院校协同创新研究的一个典范。
中国人民大学郭庆旺教授指出,对于现代财政制度的众多新提法、新名词,本系列教材给出了一个比较系列的阐述,对于推进财税改革进程,提高全社会对财政工作的接受度,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姚东旭院长表示,《中国现代财政制度建设之路》、《现代政府间财政关系研究》和《现代财政宏观调控》三本教材前瞻性和通俗性并存,是把握当前财税改革方向的很好的读本。
吴振鹏主任在总结中表示,本套系列教材是6所共建高校研究团队和财政部相关司局共同努力的结晶,是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结合,于财政干部学习业务、提升能力会有很大的帮助,也会为财税体制改革的理论研究和实务操作提供有力的借鉴和参考。他表示,将以此次系列教材的开发为契机,进一步加强财政部干部教育中心与共建院校的合作,丰富部省共建工作的内容和形式,为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
财政部党组成员、副部长余蔚平针对本次课题开发工作先后作出了两次重要指示,指出一是要建立一个好的研究机制,确保研究工作务实高效;二是部内各司局人员要提前介入,参与大纲讨论和编写过程,提出意见建议;三是要与财税改革紧密结合,应具有引领性、通俗性、可操作性。财政部党组成员、部长助理许宏才多次要求课题组一定要提高研究质量,对审稿会进行了指导并审定了相关课题书稿的编写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