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新闻

您现在位于:
追梦红楼华韵 感受经典风采
发布时间:2014-11-14 来源:团委

追梦红楼,经典流芳。11月12日晚7:30,为庆祝建校65周年,进一步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丰富师生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推广民族文化艺术,由学校第三届艺术节组委会主办,校团委承办的《追梦红楼》——87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组曲音乐会在学院南路校区学术会堂206报告厅上演。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青年民族乐团、学生合唱团与我校学生合唱团联袂演绎经典的红楼梦组曲,校长助理朱凌云与我校师生共同欣赏了这场精彩的民族音乐会。

音乐会开场

音乐会由脍炙人口的87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的配乐改编而来,从序曲到《紫菱洲歌》、《红豆曲》、《晴雯歌》、《刘姥姥》、《题帕诗》、《枉凝眉》、《分骨肉》、《叹香菱》、《聪明累》、《宝黛情》、《上元节》、《秋窗风雨夕》以及《葬花吟》等十五首单曲完整地呈现给了观众。整场音乐会配器风格与演奏清新典雅,与《红楼梦》凄婉、悲凉、伤情的风格浑然天成。从旋律到各个演奏的细节,都贴切地刻画出原著中的千万感触,引领师生重温作品之美,红楼之韵,随音乐感受那无奈的变迁与世事沧桑。

《序曲》以古筝开篇,用一段幽怨、婉转的女声独唱,表达了一段催人泪下的嗟叹情感,其后用弦乐的变调引出《红楼梦》的主旋律,幻化了金陵十二钗的哀怨之声,娓娓道来那风月之情红楼一梦,引现场师生以无穷尽的遐想和感叹。

音乐会现场

音乐会现场

踏歌流年紫菱洲,泛舟湖畔悼尽愁。一曲《紫菱洲歌》,把观众们带入了优美婉转、清丽雅致的曲调中,让人仿佛置身于数百年前的柳絮轻语,昂首聆听燕声呢喃。《红豆曲》以宝玉所作《红豆词》谱成,全曲凄婉悲怆,饱含着宝玉对黛玉的灼灼深情,也蕴含着宝玉对于人生郁郁不得志的慨叹,字字如血,句句如泪。 晴雯是红楼梦中极具叛逆性格的人物,最终在封建礼教的层层束缚中被迫害致死,《晴雯歌》在红楼梦整体的悲凉基调中显得明快鲜活,其实是以乐衬悲,它用纯净动人的女声叙述了晴雯多姿多彩又悲情的一生。

特邀演唱陈丽如演绎《红豆曲》

古筝声轻如水,悠悠流淌进观众心中。“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枉凝眉》耳熟能详、凄婉深沉的旋律在师生耳边奏响,为音乐会增添了强烈的感染力和震撼力。贾宝玉、林黛玉悲剧爱情历来最让人伤怀不已,哀怨的曲调整个音乐厅久久回荡,有动人魂魄之感。催人泪下的旋律,引领师生沉浸在如梦如幻的红楼情怀和诗情画意中。

《题帕诗》以其重章复沓的曲调和唱腔,为观众委婉叙说着黛玉心中无限的爱恨纠结和感慨悲怆;乐曲《刘姥姥》以大三弦为主调,其幽默诙谐的曲风,让人联想起了刘姥姥初进大观园的种种窘态,令观众捧腹一笑;《分骨肉》则以探春为主人公,勾勒出了她精干大气的人物形象,全曲大起大落,苍凉悲壮,动人心弦;香菱作为红楼梦中又一命运多舛的人物,一曲《叹香菱》唱尽了她的辛酸苦痛,知我者为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凄婉悲怆的旋律引发了听众们的感悟和深思。紧接着,一曲《聪明累》更是生动形象地说尽了王熙凤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传奇一生,其中穿插的多处滑音暗含着讥讽与警示,表现与深化了红楼梦富有批判意义的主题。而乐曲《上元节》却又把听众们带入了元宵节热闹欢腾的氛围里,鼓点阵阵,锣声喧鸣,喜悦的旋律让人们仿佛看到了贾府奢华的宴席和欢闹的的人山人海,令人身临其境,感触颇深。

“耿耿秋灯秋夜长,秋花惨淡秋草黄”。“秋窗风雨夕”带领大家进入到另一种思绪中,由人生得意之时的欢兴热烈到秋窗冷夕的浓浓忧愁,让观众们体会到红楼艺术变化万千的多姿多彩。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曲《葬花吟》唱出的不仅是林黛玉感叹身世遭遇的全部哀音,更是她对于整个封建社会的血泪控诉。现场乐队用强烈而又厚重的鼓声,配上唢呐的凄哀之音,琵琶的连续琶音诉说着黛玉的心之所想。现场师生产生共鸣,有些不禁潸然泪下。

《葬花吟》将气氛推向高潮

琵琶演奏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场演出中,我校大学生合唱团与首师大音乐学院青年合唱团联袂演绎《枉凝眉》、《聪明累》、《葬花吟》三首经典曲目。我校合唱团的学生们迅速掌握唱法技巧,以清撤、纯净的音色和较强的艺术表现力,感染了现场观众,出色完成演唱任务。《葬花吟》曲目演出结束后,更是将音乐会的气氛推向高潮,掌声经久不息。

我校合唱团与首师大青年合唱团联袂演出

热情的观众

全体演员合影

精彩绝伦的演出给我校师生带来美的享受,师生在震撼动人的红楼梦组曲中体会了民族艺术带来的心灵洗礼,充分感受了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艺术内涵和魅力,激励我校学生将学习、感悟民族艺术文化,弘扬、振奋民族精神作为青年学生的责任与使命。同时,本场音乐会也是对学校65周年校庆的献礼,学校师生、离退休职工齐聚一堂,在民族音乐意蕴悠长、激昂欢快的旋律中,共襄民族艺术盛宴。

编辑: 孙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