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新闻

您现在位于:
《中国经济学研究手册》“利率管制与利率市场化”专题研讨会举办
发布时间:2023-06-10 来源:经济学院

6月7日,由《中国经济学研究手册》(以下简称《手册》)工作委员会和我校共同举办的《手册》“利率管制与利率市场化”专题研讨会在学校举办。校长马海涛教授代表主办方致辞。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刘伟教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陈彦斌教授代表《手册》工作委员会发言。我校校长助理、经济学院院长陈斌开教授和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助理、金融学院党委书记刘莉亚教授代表“利率管制与利率市场化”课题组发言。我校原校长王广谦教授、辽宁大学资深教授林木西教授、南京大学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范从来教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教授、南开大学党委副书记梁琪教授、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长莫万贵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张成思教授等专家学者参加会议。研讨会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近百名专家学者参会。研讨会由我校经济学院党委书记郭冬梅教授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陈彦斌教授主持。

马海涛在致辞中向莅临本次会议的领导和嘉宾表示欢迎和感谢。他介绍了中央财经大学“三变三不变”和“四高四化八个突破”的工作思路,总结了中央财经大学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的新突破以及在中国特色经济理论体系建设方面的优势特色,并表达了对本次研讨会成功举办的期待。马海涛指出,《手册》具有中国经济学问题导向的鲜明特点,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用中国理论阐述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的重要实践,中财大愿与广大同仁一道,聚焦中国经济建设与发展过程中重要领域的重大问题,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贡献智慧与力量。

刘伟代表《手册》工作委员会致辞。他指出,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一次重大创新和突破。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是党和国家在新时代新征程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新要求,是回答好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关键所在。他强调,《手册》旨在提炼中国特有范畴、中国学者的原创性贡献与独创性理论,构建适用于研究中国经济重大问题的一般性分析框架,打造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的重要载体。

陈彦斌介绍了《手册》的核心特征与撰写标准。他指出,《手册》具备权威性、问题导向性、提炼性、共识性、指引性等典型特征。他强调,《手册》需要从三个维度做好“提炼性”,才能切实助力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的构建和完善。

校长助理、经济学院院长陈斌开教授和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助理、金融学院党委书记刘莉亚教授介绍了《手册》“利率管制与利率市场化”章节的编写情况和主要内容。陈斌开表示,本章首先揭示了中国经济中“高增长-低利率”现象长期存在的客观事实,然后从利率管制产生的原因入手,在经济增长、经济波动和结构失衡三个方面构建了利率管制对我国经济影响的分析框架。刘莉亚教授进一步回顾了利率市场化的演进历程和未来方向,并围绕市场基准利率的选择和利率传导机制的效率两个方面介绍了详细的评估方法,为我国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提供了严谨、全面的分析框架和细致、详实的实践启示。

在讨论交流环节,与会专家围绕该章节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研讨。与会专家对这一章的内容给予了肯定,指出这一章围绕中国利率管制和利率市场化相关重大问题较好地提炼了中国特色,兼顾了指引性和前瞻性,并对现有文献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归纳,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学术价值。同时,专家们对利率管制和利率市场化两个主要部分的逻辑关系、关键概念的定义、利率管制与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现状的有效结合、不同学术观点的总结、利率政策的多目标性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的修改建议。陈斌开教授和刘莉亚教授对与会专家的建议进行了回应,对各位专家的宝贵建议表达了感谢,课题组将按照专家们的建议进一步完善该章节的写作内容,进一步坚持问题导向,提炼共识性的典型事实,总结原创性的理论贡献,并进一步提炼一般性分析框架。

《手册》由工作委员会邀请全国知名专家学者共同编撰,旨在提炼中国学者的原创性贡献,构建中国经济重大问题的一般性分析框架。《手册》系列专题研讨会围绕各章节内容展开深入研讨,本次会议是2023年系列专题研讨会的第四场会议。经济学院将以本次研讨会为契机,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发挥学科优势,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实践的系统研究,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原创性学理化学科化研究阐释,为打造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作出应有的贡献。

撰稿人:孙伟增;审稿人:郭冬梅

编辑:刘禹;审核:雷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