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院气候与能源金融研究中心携手北京市资略律师事务所,共同发起设立了中央财经大学公私合作伙伴关系研究实验室(以下简称PPP Lab)。PPP Lab是我校气候与能源金融研究团队推进与企事业单位协同创新,推动研究成果转化和应用的重要实践。
面对城镇化过程中的融资困难,不可持续的“土地财政”以及地方投融资平台快速形成的巨量政府债务等一系列现实问题,公私合作伙伴关系(以下简称PPP)模式成为未来中国公共产品的重要备选方案之一。PPP模式的使用和推广也被认为是“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改进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举措”、“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内在要求”。但是,目前PPP模式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仍然面临法律体系不完善,融资渠道不畅通、监督和约束力弱、专业知识不完备以及相关研究相对滞后等一系列问题。同时,系统总结PPP模式在已有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的投资建设等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实现资源共享,促进PPP模式在中国的应用,也迫在眉睫。
在这样的背景下,搭建PPP研究平台,将PPP实践领域的经验总结与PPP理论领域成果进行对接,推动和促进PPP模式在中国的迅速发展,是PPP实验室工作的重要目标。实验室的活动将围绕PPP模式研究,既有PPP项目总结,PPP项目规划、咨询和评估,PPP项目的试点与实践,PPP知识共享和培训等领域展开。实验室专家委员会成员包括中央财经大学副校长李俊生教授、财政学院院长马海涛教授、法学院曹富国教授,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高培勇教授,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教授等多名在PPP学术及实践领域知名的专家。近期,实验室将首先启动PPP项目既有案例分析手册的编写工作。
相关链接:
PPP模式:政府与社会资本为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而建立的“全过程”合作关系,以授予特许经营权为基础,以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为特征,通过引入市场竞争和激励约束机制,发挥双方优势,提高公共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和供给效率。PPP模式具有三大特征:一是伙伴关系;二是利益共享;三是风险共担。
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院气候与能源金融研究中心:中央财经大学成立的跨学科、跨院系、跨校际的前沿学术研究机构。文理交叉、学科融合是中心在学科发展中的重要优势。中心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气候金融、环境经济与绿色金融、能源金融以及可持续经济、社会发展模拟与预测。中心的发展宗旨是:通过多学科的合作与融合,在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等领域,从金融、财政、经济视角进行综合性预测和研究,为国家、地区以及企业应对气候变化,开创可持续发展模式提供科学依据。中心已对促进低碳绿色发展的PPP融资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
北京市资略律师事务所:秉承“尊法、守信、维权、负责”的宗旨,坚持建设精湛、专业、高效的律师团队,资略拥有众多经验丰富的执业律师,从事境内外多个包括鸟巢、水上公园、北京市第十水厂、北京高安屯垃圾焚烧厂等知名PPP项目的实施,具有从项目商业模式与交易架构设计、边界条件(风险划分)确定,建立合作关系,相关合同结构设计及起草、谈判以及签署,会计处理与税收政策、融资方式等一站式全面服务的资格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