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动态

您现在位于:
《中国现代支付体系变革与创新》发布 中国支付体系发展高层论坛举行
发布时间:2014-03-21 来源:金融学院

3月18日,由我校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现代支付体系变革与创新》发布仪式暨中国支付体系发展高层论坛”在学术会堂202会议室隆重举行。《中国现代支付体系变革与创新》一书由我校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课题组完成,以支付清算这一既传统又具时代性的专业领域为研究对象,对支付体系的职能、特征、演进及近年来的巨大创新等作了系统总结与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未来支付领域发展的着力点及相关监管建议,具有独特创见和较高学术价值。

李俊生副校长在论坛致辞中对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一直以来务实勤勉的研究工作给予肯定,并对研究中心这些年来取得的各项成果予以较高评价。他认为《中国现代支付体系变革与创新》一书揭示了中国支付体系的发展脉络,书中蕴含的观点对中国现代支付体系的建设,金融创新、稳定和监管等各方面均具有一定学术价值。就中国支付领域发展而言,他指出监管者、支付机构应当做好安全保障工作,在风险管理方面,不能仅仅从理念、条文方面做说明,应当更加强调如何量化风险,进而为监管提供充足依据。

李俊生副校长致辞

中国金融出版社社长魏革军代表出版方从《支付》一书的角度做了发言。他谈到继去年《中国银行业发展报告》之后,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重新把重点放在支付清算这样一个微观领域,《支付》从经济的视角、以理性的思维看待支付体系的兴起、演变、创新和监管,而这恰恰是正确思考支付体系未来发展所亟需的。

中国金融出版社社长魏革军发言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蔡洪波做了主题演讲。蔡洪波对新书付梓表示祝贺,指出该书从变革与创新的角度对现代支付体系进行分析研究,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把握当下又把脉未来,为支付体系研究提供了良好指导。同时,他也对中国当下如火如荼的互联网金融发展提出自己的看法。蔡会长认为从互联网金融创新的动因来看,主要有技术的推动、规避规则、约束引导和交易成本等因素,创新向来与风险相伴相生,二者应当相互均衡、相互制约,而且风险约束应成为创新的边界,各方应当在综合考虑市场承受力、风险容忍度和监管因素后维护互联网创新精神。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蔡洪波做主题发言

其后,我校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教授以“平衡创新与监管 完善支付体系建设”为题进行了精彩演讲。支付是金融业最基础、最核心的功能,郭教授结合王广谦校长的《中央银行学》,对《支付》一书的主要内容作了系统阐述。郭田勇教授指出,近年来中国支付体系的发展经历了由自主操作代替人工服务、互联网支付和移动支付三次飞跃,第三方支付已从补充地位上升至支付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移动支付将引导整个支付产业的发展,其对于产业转型升级、城乡差距的缩小和普惠金融的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在这场变革中,消费者将成为最大受益者。针对当下互联网金融和监管政策之间的激烈争论,郭教授认为互联网监管政策应在金融监管和消费者利益保护之间寻找平衡。监管层的首要任务是要对互联网金融等新兴领域风险进行合理风险评估,包括辨别系统性和非系统风险、判断非系统风险的风险量级、区分不同支付机构风控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等三方面。此外,他强调金融监管不能以遏制创新、降低金融效率为代价,更不能成为保护既得利益者的工具。

郭田勇教授做精彩演讲

随后,由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杨东,中国社科院金融所支付清算研究中心副主任程炼,西南财经大学中国支付体系研究中心副主任田海山,全国政协委员、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贺强等学者围绕“支付”主题展开激烈讨论。各位专家均肯定了《支付》一书的理论价值,并普遍认为对于支付领域创新的监管不能一刀切,未来研究应更加侧重于分析创新的利益点和风险点,为监管提供更加有效的政策建议。

嘉宾发言

此次会议由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秘书长李宪铎主持,论坛集众多业界专家于一堂,讨论活跃,反响热烈,金融时报、人民网、上海证券报、新浪财经等近三十家媒体参会。会后,各大媒体纷纷对本次论坛进行了跟踪采访报道。

编辑: 孙颖